与陆光出了释迦殿后,拓跋慎在寺中左绕右绕,找到了一座供香客游览的观景楼。因为是供给观景所用,建设上并不繁琐,没有建造内屋,只是一个单纯的二层楼,连墙壁都没有,只在下层多树立柱,第二层呈“回”字型,十二根立柱,外内四分布。

大概是因为今天寺主讲经的日子,这个观景楼上没多少人在,只有几个妇人带着小孩子追逐玩闹。

拓跋慎绕着二层转了一圈,在东南方向发现了四个连在一起呈“田”字的大池塘,池塘中开满了荷花,堤上也遍种了垂柳。这应该是寺院自己开挖用来养鱼的。

看了一下大致的路径,拓跋慎就下了楼,朝着池塘的方向而去。

这是任城王在书信中约定好的地方。

与陆光穿过一百多米长的果林,来到池塘边,发现这里也有些僧侣和香客。拓跋慎左右看了看,从陆光手中接过一根粉色织绣长带,然后将道具苹果丢进水里,束上长带。再接过陆光递过来的一卷题有法华经的经卷,卷头绑着根红色丝带,垂下一尺,然后顺着堤道踱步慢行。

这里的四个池塘,大约占了亩地的面积,再加上花草树木遮挡,也不知道接头的暗间到底在哪里,所以拓跋慎一边走一边找,对照着信中说的信息,仔细找起人来。

不过好在这里人不多,拓跋慎很快就在西南角的一个亭边发现两个坐在亭中的中年人,两人一个身穿宽衣,腰束黑布带,头上戴着小冠,固冠的发簪是根新竹所制,手中也拿着一卷书。另一个显得肥胖,梳着两个冲天髻,手中拿着一个便面,腰中长带几乎要垂在地上,远看给人一种汉钟离的印象。

就是这两个了!

拓跋慎回过头,向着陆光轻咳一声,示意他待会儿多注意一下四周。然后将手中经卷有法华经三字的一面朝向前方,然后昂首挺胸走上前去。

站在亭边的两个人自然也注意到了拓跋慎,开始还没在意,因为他们都没有想到会是个小孩子过来合符,等拓跋慎走的稍近,才注意到拓跋慎束着粉色长带,手中还拿着一卷经文,这才意识到对方就是来跟他们合符的。两个人对视一眼,并没有主动上前,怕只是巧合。

拓跋慎走到亭中坐下,看了看戴小冠之人手中的书卷,上面写着老子五千言,展开经卷,吟道:“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手持经卷的中年男子接着道。

接了谢灵运的诗,确定了这就是今天接头者,拓跋慎将手中捏着的展翅蝙蝠铜符路了出来。

两个中年人看了,也不答话,只是使了个眼色后一起转身出了亭,向旁边的竹林走了过去。

拓跋慎收起经卷,从后面跟上,陆光则跟在最后面。在竹林中来回折了几十步,便见一个用竹子和木料建的盖着茅草的小屋子。两个中年人进去之后,拓跋慎也跟着进去,留下拓跋慎在门边守着。

两个中年人等拓跋慎进来后,也赶忙取出另一半铜符,与拓跋慎的铜符正反相扣,竟是分毫不差。

“小人等参见殿下!”两人见符合无差,立马拜倒在地。

“两位身在龙潭虎穴,何须多礼!”拓跋慎也不会因为他们地位低就去怠慢,连忙虚扶道。现在是他需要仰仗这些人的时候,一些虚礼就不讲究了。

“二卿郡望何处?是何名姓?”

两个人对视一眼,低下头,文人装扮的尴尬道:“怎敢提及郡望二字。小人等都是寒家子出身。小人张姓名曜,长广郡人。这位赵姓名峄,本是江南人士,只因幼时老父为郡豪所害,与母亲为奸人贩卖,流落到淮北。小人等都是五年前来建康,家人都还在徐州。”

听到他们都是有根底的,拓跋慎才放心下来,有家人做个牵制就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