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的时间是后退,也没有谁的时间是静止不动的,人们只能任时间推着走,却无法在某一瞬间永恒。
今天开始放寒假了,易臣被乡下老家的奶奶叫回了老家,只留下易妈妈一个人在城里。
易臣连期末成绩的成绩单都没来得及回学校拿,就回了老家,成绩单只能交给易妈妈去拿了。
易妈妈还没有开始放假,不过也快了。
易臣的老家在洛城这个城市的东南角落,那是比较偏僻的乡下,周围都是被群山包围,去城里只有一条狭小的破烂水泥路。那里被住在那里的祖祖辈辈叫做:石围。
石围是隶属于玉林乡,是一个很偏远的小山村,同时也是玉林乡中最贫穷的一个山村之一。
众人都知道,想要富,先修路,像石围这样,被山石包围,却只有一条破烂不堪的路,怎么可能富得起来?
石围村的人大多姓易,只有那些外嫁过来的不是,比如易臣的奶奶,她姓林。这个村子真的很落后,落后到什么程度呢?落后到这里还是农业社会,严重和现在的大城市进程脱轨了。这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的农具还是锄头,还用牛耕地,还用打谷机打水稻,最能看出现代化阴影的只要那台破旧的摩托车。可以说,这就是现代社会下的桃花源。
要问为什么易臣要回老家过寒假?
因为他要回去帮奶奶做农活,奶奶毕竟六十多,有些事情力不从心了。虽然家里还有易臣叔叔的孩子在家,但是他们毕竟太小,最大的那个孩子都才读小学三年级的岁数。
其实好多次,易臣的爸爸就打算把奶奶接到城里去住的,但是没有办法抵抗奶奶的倔强。她说她不去城里,城里没有石围的新鲜空气,城里没有石围的金黄水稻,她要一辈子待在石围,她要埋葬在这个她待了快半辈子的地方。
易奶奶就是这样的人,认定这个死理了,就不会更改,也没有更改的思想。
也就是这样,易臣的叔叔就把他自己的两个孩子撂在石围了,说是怕自己夫妻两人带不活两个孩子。奶奶也很乐意帮他们带孩子,毕竟每个老人都是怕寂寞的,反而有点孩子的气息更能让日子过得快乐些。
说到易奶奶这个人,她真的就是个传奇的女人。为什么说她传奇呢?
这就要说到易奶奶的娘家了。林家本是洛城隔壁县城的大户人家,因为不知名原因,家道中落。十七岁那年易奶奶被远嫁到了石围这个穷乡僻壤,即嫁给了易臣的爷爷易承德。虽然这个婚姻没有爱情的基础,也没有经济的基础,但是,易奶奶从未有过一句抱怨的话。本该有个男人作依靠的易奶奶,却失去了本该属于她的最后依靠。
在文化大革命的倒数第二年,易爷爷被人举报,有人说他有资本主义的行为,最终锒铛入狱,被抓到玉林乡的看守所里待着,易爷爷的父母也被抓进去了。那时候被抓进去的人,天天都遭受着被游街示众的痛苦迫害,还有在狱中的逼供和言语侮辱。终于,易爷爷受不了各种的痛苦,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易爷爷在狱中自杀了,是用瓷碗片割喉流血致死。而易爷爷的父母,则是在狱中就被冻死了。不知道是易爷爷计划好的还是灵光乍现,他选择了这个解脱的方式。
易奶奶听到丈夫自杀在狱中,没有过多的悲伤,确切的说是没有落一滴眼泪。因为她知道悲伤是没有用的,生活还需要继续。况且,她知道,也许在这个年代,死亡或许比活着更理想一些。
那个时候易臣的大伯也才十岁,易臣的叔叔三岁。她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养活三个孩子,毕竟孩子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得让他们好好地活着长大。
于是,易奶奶变得很强势了,经常为了一些小利益而和村里的其他人吵口。村里的人都在背后对易奶奶指指点点并且说着坏话,易奶奶从来不在乎这些。因为她不会再相信村里的人了,即使是在文革之后易爷爷的冤案被平反了,她依然会记得是谁冤枉了自己的丈夫,即使是用一生去记住也在所不惜。
就这样,奶奶一个当家的女人,一个女强人,把三个孩子拉扯着长大。
这难道不是个传奇吗?
直到现在,易奶奶心里还是怨恨着当官的,即使这些年当官的经常来慰问村里的老人,易奶奶还是不会接受他们的任何东西。因为她深深地记得,是谁让她颠沛流离,是谁让她早年丧夫。
易奶奶很疼爱易臣,因为易臣是所有易奶奶养活的孩子中最乖最听话的,要不是易爸爸搬到城里住了,易奶奶都想把易臣留在乡下读书的。其实,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原因,那就是易奶奶和易奶奶的关系不是很好,特别是待一起久了就会吵架。这或许就是中国婆媳关系的缩影吧。
接近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易臣终于在两个小时的疲惫车程之后回到了乡下的石围村。
但是下车的地方到家里还要走一段长满了枯草的乡间小路,那是段只能过摩托车和自行车的泥路。
石围村的房子的排布不是很整齐,毕竟是乡村嘛。但是,如果在高空中看的话,却可以看见石围的房子就像梯田一样建着,这一阶几栋房子,这一阶又是有几栋房子。而这些,只是易臣家这边的,他家这边被叫做下行,而掠过一大片稻田的另一边,就叫上行,房子的排布和下行如出一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