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只剩一个场合。

那就是国试殿试策试举人。

这是王朝的荣耀,光辉的起点,当考生们一步步登上白玉台阶,只觉浑身都被那庞大的气势所慑。

站在这座宫殿之上,可俯瞰整座神都城。

此时,在正殿外,站着大周的栋梁们,以内阁阁老为首的文武百官。

其中内阁首辅告假,站在最前方的,就是既是阁老又是会试文试主考的方伯年。

就在考生们满含敬畏地看向那位位高权重的老人之时,那名老人却在看着最前方的那位少女。

看着那个他点出的解元,他点出的会元。

方伯年不用掩饰他的视线,因为文武百官们的视线大多都看着那名少女。

她站在无数被含元殿震慑的考生们的最前方,神情平静,眼睛明亮,每上一阶,其他人的神情愈敬畏,而她,却越平静。

仿佛她早已站在了最高的位置。

只是回到了,这个地方。

而她,终于迈进了这个地方。

考生们依序进入大殿。

就在这个时候,筝声顿起,那是属于皇族的礼乐,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俯下身去。

桑榆出现了。

随后国师大人侧身,从他身后,走出那个文弱的年轻人。

这个国家名义上的主人。

礼官高声道。

“拜!”

礼乐声起,钟鼓齐鸣,考生们和百官按照各自的身份叩拜皇帝。

而整座大殿中,有两个人没有下拜,只是行礼。

朱鸾在眼角的余光里,看向摆在龙椅边只是微微靠下的两张椅子,本能地明白属于谁。

下一刻,礼官再次山呼,“入座!”

按照大周国试祖制安排的殿试,就这样开始了。

太祖皇帝注重效率,殿试更是要在一天结束,所有人没有废话,直接按照安排,进入已在大殿内安排好的几案。

含元殿足够大,并排放上几百张几案不是问题,而此时每张几案上都贴着考生的姓名,早已摆好了试卷。

这就是大周的殿试。

几案的位置显然遵循了会试的成绩,朱鸾和段立峥的位置在最上方,某种意义上靠近龙椅,而他们两人的几案也很特殊,上面摆了两份试卷。

一份文,一份武。

当然最靠近龙椅的位子不属于他们。

在皇帝身边,朱鸾看到十六代禅子已经戴上了新面具。

他不戴面具估计会让不少考生分神。

雪斋和尚站在他的椅后,看来是放弃了殿试。

朱鸾的视线从他身上移下。

宋怀竹面前的几案上也摆着两份试卷。

一份文,一份武。

到了这一环,文试和武试都是答题,武试以兵法为主,只是走个过场,而文试则是各种都有。

光影在大殿里推移,此时大部分的百官退后进入了外围自己的座位,这是天后娘娘改革后的殿试,文武百官必须全部在场,不过大部分为外围观众。大殿内圈除了考生剩下的就只有皇帝,国师和几位主考。

没有卫兵在殿中,毕竟有国师在的情况下,卫兵都是多余的。

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下,所有考生都在认真答题,包括朱鸾。

然而就在殿试进行到末尾,即将交卷之时,朱鸾清晰地感到,一道视线,投到了自己身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