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商贾不愿意去交州那地方怎么办?毕竟交州现在还没有开发,属于非常荒凉的地带。
呵呵,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发生在商人身上。
因为商人逐利,这是本性,想想后世的晋商为了利益都敢跑到外蒙古去做贸易,只要有足够的利润,商人什么事干不出来?
如果真有不愿意的,那就换人来做,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二条腿的商人还找不到吗?
况且孙亮是给了他们官职的,虽然只是名义上的,没有实际权力,但起码使他们脱离了商贾的名分,成了正经八百的士大夫阶级。
给了他们官职,他们就相当于顶着皇帝赐予的特权,商人们从交州到建业以及各个州郡,都会畅通无阻,而且当地官府还不敢把他们怎么样。
虽然只是打着贩卖蜜糖旗号,但商人们会傻到仅仅贩卖蜜糖吗?
要知道交州是有很多土特产的,这是魏国和蜀国没有的,比如珊瑚,琉璃,大贝,珍珠等,加上亚热带及热带的特产水果香蕉,龙眼,椰子等等,别的地方没有,就代表着垄断,垄断就代表着高利润。这些东西从交州运过来,在江南以及蜀国魏国贩卖,销量肯定不低。
为什么之前没有商人这么做呢?因为古人并不重视商业,也不愿意去开发交州罢了。现在孙亮从国家层面在后面推动商人这样做,那效果肯定不一样。
说实话,开发交州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就是把人迁移过去,在当地屯垦发展经济。
可惜现在的吴国却不行,首先孙亮自己都缺人,加之吴国的人口就这么多,江南都还没开发完全,现在去开发交州,根本不现实。
只能慢慢来了。
先用商人去开辟商路,盘活带动经济,然后等到吴国稍微抽开身后,在迁徙人口大力发展交州,海南,台湾等地。
建业,太初宫。
还有一个月就要到254年了,孙亮马上就虚岁13了,身体也渐渐长高,人也显得魁梧起来,有点大人的样子了。
由于快年了,宫里还算比较热闹,婢女侍从们纷纷开始准备过年用的一切物品。很多旧的东西,都被换成了新的。
接下来时光里,孙亮其实是很忙了,首先得接受大臣的朝贺,然后就是宴请群臣,宴请宗亲,祭祀告天等等。
快过节了,所以孙亮也很大方,宫中一干人等都有赏赐,而且是往年赏赐的两倍。
从婢女和侍从的脸上,孙亮能够看得出他们的喜悦。
不过孙亮的心可不在春节上,而在占城稻上,距离四月,还有小半年的时间,不知道能不能来及把占城稻买到手,毕竟林邑国距离建业有些远,万一路上发生什么变故,可就耽误了孙亮的大事。
只要四月之前能够买回来,就能来及播种,这样254年这一年肯定是个大丰收。
在这之前,孙亮还得干一件事,就是粪肥的事情,有了粪肥粮食的产量必然大幅增加。
然而粪便是不能直接用于土地中的,必须要经过处理之后,才能当肥料使用。
没有经过充分腐熟发酵的粪便一般情况下污染会非常严重,直接用于农田轻则会引起烧根、烧苗,重则会导致作物的直接死亡,原因嘛,则有以下几种:
一,因为粪便在土壤里腐熟或者被微生物分解后会散发热量,所以会造成烧苗,烧根的现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