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不敢任命刘纂为正使,还是任命谭邵孙亮会比较安心。
因为谭邵之前是白身,在朝堂地位不高,根基不稳,孙亮不怕谭邵有二心。
而刘纂则不一样,虽然是北方人,但长期在吴国为官,地位,根基,威望根本不是谭邵能比的。
兵权,特别是假节的,孙亮是非常慎重的。
很快,谭邵和刘纂走后,孙亮就又连下三道诏命,
一,在各郡治兴建粮仓一事。
二,就是诸葛融私通魏国一事,私自贩卖给敌国粮食,属于资敌。
孙亮下令凡是各地富商世家的粮食,只要有调动粮食的行为,就必须上报官府,经官府审核批准才行,如若不然就没收其财产。
三,根据司隶校尉暨彦报上的抄家情况,发现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富商世家,都有藏匿田亩,人口的行为。
孙亮本着其先祖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只要上报其真实的情况,就免除其罪行,对于财产特别巨大的,孙亮还派兵帮助其保护财产。
这三件事是孙亮下诏命去做的,由谭绍和各地官府专职督办。
而收粮食交易税一事,现在却没有公布,孙亮怕打草惊蛇,等到商贾世家们把实际情况报上来再公布。
每天的八月,是吴国专门收税的月份,各个地方官府税收人员都会去督促收税一事,并且核查田亩,财产。
一般到月底税收工作就基本完成,有个别的州郡道路难行,或者其他的原因会拖上一段时间。
但是税收和核查工作,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次孙亮把建业的兵力加上司隶校尉的兵力都派出去核查世家商贾的真实家产,应该只需要20日左右就可以核查完毕了。
核查完毕,孙亮就要开始收税了。
这场控制粮食的战争,孙亮必须打赢。
随后孙亮又召见了孙鲁班。
因为孙亮准备让孙鲁班以个人名义在各大郡治以孙亮定下的价格售卖粮食,来控制粮价。
当然售卖的这些粮食都由孙亮提供,至于如何定价,在建业是165钱一斗米。
其他州郡因为粮价的不一样,所以孙亮让少府和大司农酌情定价,原则就是让商贾手中的粮食没有价格竞争力。
为什么是孙鲁班呢?
因为现在孙亮和孙鲁班关系属于蜜月期啊,关系好得不得了。
而且孙鲁班是长公主啊,皇亲贵胄,有实力,有地位,有威望。
假如孙亮下诏开始收粮食交易税,如果让一个普通人在比较低的价格售卖粮食,还是在各大郡治售卖,这等于就在打压吴国各大世家商贾,向世家们宣战。
会招致世家商贾们记恨,因为这个人是个普通人,没有实力,所以会死的很惨,世家们可以暗杀他,可以利用官府的势力排挤他,什么行为都可以,而孙亮还没法过问。
因为以165钱的价格售卖粮食虽然是孙亮的主意,但是绝不能让世家们知道,否则就会引起反弹。
这样对孙亮极为不利,所以这个售卖粮食的人,必须是当地世家及官府不能惹,也不敢惹的人物才行。
目前来说孙亮肯定不能亲自出面,而孙亮信任又亲近的人里面,只有孙鲁班符合条件,在吴国,还真没人敢惹孙鲁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