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武百官进入殿中后,孙亮已经端坐在御座之上,但发现今日的排场和往常不一样,孙亮的左右两侧分别侍立了三位宦官,每位宦官双手都捧着一个托盘,每个托盘之上,都有一片红布遮盖。

大臣也不知道这托盘之上到底藏着什么东西,疑惑归疑惑,但是礼仪程序还没走完呢。

当百官们就位后,就听见黄皖高声呼喊:“百官贺···”

百官们立马向孙亮行臣子之礼,并且齐声山呼万岁。

孙亮没有立即喊免礼,而是先环顾了左右两侧的百官,这是孙亮亲政后的第一次朝议,虽然说孙亮在权利行使上还面临的诸多困难,但是现在孙亮已经是吴国真正的九五之尊了。

由于诸葛恪谋反一案后,朝中的大臣也基本大换血,司空滕胤,太尉全尚,大鸿胪张俨,中书令范慎,少府谭邵等等这些都是孙亮一手提拔上来的。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全纪了,现在全纪才19岁,年仅弱冠,位居九卿之位的光禄勋,最重要的是他爹还是太尉,三公之一,当年全琮在世时,全氏都没有这么显赫。

“诸卿免礼。”孙亮缓慢的说道。

“谢陛下。”百官们齐声道。

“诸位爱卿不要拘谨,朕非怠政之君,有事皆可奏来。”孙亮悠然的说道。

孙亮话刚说完,全纪就起身走至群臣中央,向孙亮作揖行礼,然后道:“陛下,臣纪,有事相奏。”

“奏来。”孙亮很坦然。

因为孙亮知道全纪要说什么,这是孙亮安排的。

“陛下,上月月底,春申等地,出现五凤,凤乃古之祥瑞,此乃大吉之兆,陛下宴请群臣之时,鱼肚藏竹之事,臣记忆犹新,谶语曾言陛下乃昊天之帝转世,五凤出现之时,就是吴国中兴之日,故,臣奏请陛下改换年号,重塑历法。以示正统。”全纪说道。

改换年号,是肯定要改的,重塑历法也是肯定要重塑的。

这都是体现了孙亮与吴国是华夏正统的一种方式。

特别是重塑历法,历法就是推算日月星辰之运行,以定岁时,节候的方法。

说白了就是为了适应百姓们的日常生活、特定的社会活动和研究的需要,根据对人类息息相关的天象精确观察,运用其规律,合理科学地计量时间、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

比如24节气,24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制定的一种补充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事耕作的。因为节气记录了天气变化的规律,所以人们可以根据节气来判断现阶段该干些什么。

历法定的准确,则做起事来,事倍功倍,定的不准确,则有可能徒劳无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