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苏筱:什么是缘分?贤二:众生的生命不是一生而已,而是无限漫长,死死生生无有穷尽。在无限生命中,众生自身的行为造了业,业能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生命之轮,造善业便感善果,造恶业则感恶果。生命就是如此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六道中轮回。苏筱:缘起性空是什么意思?贤二:“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Hetu、缘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苏筱:什么是因缘?贤二:佛教里讲事物生灭的现象和规律。  “跨年夜有安排吗?不会又一个人躲在家里玩孤芳自赏吧?”  “怎么?难道你要抛家弃子来陪我么?”  “想得美!”  “那你是来专门给单身狗喂狗粮的?”  “我是来给你送通往幸福的门票的。”  “哎呀!真酸!牙要倒了!不会又是你七大姑八大姨家的某位公子至今仍守身如玉待字闺中,求你帮他们介绍对象相亲吧?”  “我岂会总是利用你去搪塞我那些亲戚!瞧你这不耐烦的口气,别人都抢着去相亲,就你一幅唯恐避之不及的样子!难道你每天下班回到家空荡荡的,不觉得寂寞孤独么?”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子非吾焉知吾不知也?今天晚上我帮你报名了一个跨年夜活动,据说里面的男人全是清一水儿的单身精英。”  “这么重要的情报,估计可以卖个好价钱。”  “我稍后把地址和报名确认信息发给你,你下班后可得按时去哦。报名的时候,我留的信息是你的名字,我的电话,你可要记得。现场签到是需要出示报名确认信息的,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你可得珍惜机会!”  “遵旨!皇后娘娘,我一定会按时参加的,不辜负您老的一片深情厚谊。没有其他事,那我先跪安了。”  一颗平庸的灵魂,并无值得别人理解的内涵,因而也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孤独。相反,一个人对于人生和世界有真正独特的感受,真正独创的思想,必定渴望理解,可是也必定不容易被理解,于是感到深深的孤独。最孤独的心灵,往往蕴藏着最热烈的爱,热爱人生,忘我地探索人生真谛,在真理的险峰上越攀越高,同伴越来越少,孤独是一颗值得理解的心灵寻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剧性的。无聊是一颗空虚的心灵寻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剧性的。寂寞是寻求普通的人间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而,人们往往将它们混淆,甚至以无聊冒充孤独。  “我孤独了!”  “啊,你配吗?”   苏筱内心想着自己配得上“孤独”这个词吗?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苏筱也不禁失声笑了起来。  丁蕊是苏筱的大学闺蜜,在大学歌乐山军训时期就在一个班。虽然她们不是一个专业的,但是他们都在一个学院,苏筱学的专业是经济学,而丁蕊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但由于和苏筱同年同月同日生,打认识之初便觉得彼此脾性相投,大学时期便经常一起玩,有段时间三个人形影不离。之所以说三个人形影不离,是因为丁蕊当时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总护驾在丁蕊的身边,这个人就是丁蕊现在的老公凌波,凌波和丁蕊是自幼儿园起就手牵手一起上学的,他们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在大学毕业后将这种革命情谊顺理成章地升华为了夫妻之情。没过两年就生了个可爱的儿子诺诺。丁蕊的人生可谓大事样样赶趟,都不耽误。本来他们毕业后去了成都工作生活,后来因为五年前凌波的工作调到了上海,丁蕊便随夫居家迁移从成都来了上海。但见苏筱在上海总是孑然一身,无所依倚,每每有好的活动就必定会督促苏筱去参加,希望苏筱不要总是心如止水的。在苏筱看来,丁蕊代自己报名并督促自己去参加什么跨年酒会,苏筱并不反感。在苏筱的字典最重要的两个词永远都是“想与不想”,而在丁蕊的字典里最重要的两个词永远是“应该与不应该”。虽然苏筱下班后回到空荡荡的家并不像丁蕊所说的会感觉寂寞孤独,但偶尔出去社交一下至少可以减少自闭的状态,增加自己认识世界的机会。苏筱需要这样的机会,去认识结交不同生活圈而有共同理念的朋友,而不只是为了相亲的目的认识青年才俊的机会。  国家领导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自主发展的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自然禀赋”就会充分发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就会更新换代升级。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形态,体力加脑力,制造加创造,甚至可以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乃至于所谓颠覆性的技术,中国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上新的台阶。  2014年11月,国家领导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他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2015年7月4日,经国家领导签批,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为了响应国家领导的双创口号,支持众创空间建设,又接连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等8个文件,全国上下各种创业园区或孵化器应运而生,风生水起,仅仅2015一年,中国创办了1万6千多家众创空间。上海比较有名的十几家有:联合创业办公社、起点创业营、创智天地、上海云基地、快创营、爱塔咖啡、创新工程、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上海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苏河汇、创业公社、九层阁咖啡、科翔联合创业中心、飞马旅等。而北京有名的孵化器更多,有:星火科技大厦、工商联大厦、时代财富大厦、航天海鹰孵化中心、赛欧孵化中心、金伟凯孵化中心、颐安鑫鼎孵化中心、生命科学孵化中心、建科兴达孵化中心、写字公园、全鑫达孵化器、北京国际企业孵化中心、丰科园商贸孵化中心、软件孵化中心、生物医药孵化中心、冶金自动化院孵化中心、卢沟桥乡孵化中心、星之月孵化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光机电孵化中心、永同昌孵化中心……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出五轮创业潮:第一轮是成立乡镇企业,第二轮是城市个体户创业,第三轮是知识分子下海创业,第四轮是留学生创业,第五轮是2015年启动的全民创业。前面四轮创业都是来解决中国经济的某一个问题,比如农村问题、城市问题、下乡青年问题、留学生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大繁荣》一书中指出,未来社会,国家的繁荣将源自于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深入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创业,将提供新的经济活力。全民创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这是个本质上的改变。创业不是来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的,甚至也不是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创业是给中国增添经济动力的,同时涌现出很多改变世界的创业者。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有五轮创业潮,但是2015年中国在政策上意识到了创业是经济的原动力和核心因素。所以有人说2015年才是中国的创业元年。  在双创的带动下,股权投资如火如荼,互联网行业投资的“高烧”状态继续升温。2015年互联网行业的投融资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交易数量上,相较于2014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到处充满着疯狂烧钱的味道。根据公开融资信息,仅2015年上半年,互联网各领域的投融资案例数量就有498起,其中披露具体金额的有253起,有236家企业获得融资,募资规模为790亿元人民币。与以往相似,北京的投融资案例数量占据半数以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北京依旧是互联网企业最集中城市,创业热情最为高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是中国创业氛围最浓的前四大城市。滴滴快的E轮融资124亿人民币,蚂蚁金服A轮融资120亿人民币,同程旅游E轮融资60亿人民币,大众点评F轮融资53亿人民币,魔方公寓B轮融资12亿人民币,盘石网盟B轮融资12亿人民币,优信拍C轮融资11亿人民币,罗计物流B轮融资8亿人民币,乐视体育A轮融资8亿人民币,爱屋吉屋D轮融资7亿人民币……  在这个投融资势头的带动下,2015年拿到A轮投资的企业高达846家。创投泡沫的繁荣下,投资与创业成了时髦的运动。获得A轮投资的企业比如有:e洗车1.2亿、车蚂蚁1.2亿、玖富7亿、抱财网1.3亿、懒投资1.3亿、爱钱包5000万、大钱信息5000万、Q房网4.2亿、眯客3.1亿、快有家2亿、链农1.8亿、百米生活5亿、WIFI□□3.2亿、16WIFI1亿、优盒网6亿、汇通达5亿、大特保1.8亿、生活圈C9935万、700BIKE9314万、易直供6209万、宅米6209万、请他教8600万、作业盒子6209万、龙视传媒1.6亿、蓝鲸传媒5000万、炫我科技1056万、亿欧网1000万、赞赏900万……这些15年获得A轮投资的企业涵盖了汽车后市场类、互联网金融类、本地生活类、旅游类、软件服务类、电商类、教育类及媒体类等领域。对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言,这是让人欢欣鼓舞的一年。众所周知,2015年是O2O爆发式发展的一年,各大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巨头都在纷纷争抢这块巨大市场,在餐饮、租车、消费等各领域积极布局,不仅仅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能从这一市场中获益,无数的创业公司也将基于此生存下去。  在朋友圈里,到处充斥着创业、融资的消息,不是在炫耀自己公司的融资成功,就是在炫耀朋友公司的融资成功。朋友之间的问候都发生了变化。  “哥们,还在大公司里混日子呢?出来创业了没?”  “哥们,创业项目进展如何啊?天使轮融到钱了吗?”  “哥们,公司最近融了几轮了?”  “哥们,公司啥时候上新三板?”  “哥们,听过你纳斯达克敲钟了哦,恭喜啊!”  清代戏曲作家孔尚任所做《桃花扇》中的一段《哀江南》的唱词,有几句特别让人咂舌回味:“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在这样的创业环境下,创业公司的人都疯狂了,投资机构的人都疯狂了,资本也都疯狂了。疯狂对于个体,只是相对罕见的事情——而国体、政党、民族、时代的疯狂,那就是规则。似乎只要是个互联网项目都能拿到钱,都能瞬间被资本的风吹起来,大家都抢着做那只风口上的猪。然而,一时被资本烘托得高大上的项目,大多数经不起现实与时间的考验,很快就陷入了困境。过去两年时间里,每天都有O2O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也有O2O创业项目中止、倒闭。  据统计显示,北京的融资案例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2015年北京依旧是互联网公司最集中的城市,创业热情高涨。北京地区是投资案例最多的地域,共有投资案例1611个,占比42%;上海排第二位,共有投资案例816个,占比21%;广东排第三位,共有投资案例581个,占比15%。创业公司死亡的高发地区与投资热门地区成正比,具体来看,北京地区是创业公司死亡的最多地区,共有411家创业公司宣布关闭,占比41%;上海排第二位,共有206家创业公司宣布关闭,占比21%;广东排第三位,共有137家创业公司宣布关闭,占比14%。统计显示,电子商务、本地生活、SNS社交网络、文化娱乐体育是创业公司死亡的重灾区,关闭数量的比例分别达到17%、10%、10%、10%。在本地生活领域中,美食餐饮类创业公司的死亡比例最高,共有31家,占该领域整体的33.7%;其次是生活综合服务类,共有24家创业公司死亡,例如O2O本地生活服务商i享受、二手物品交易网站二手城、主打二手票务交易的网站票集网等等,占该领域整体的26.1%;美业服务排名第三,共有9家创业公司宣布关闭,占该领域整体的9.8%。婚礼婚庆、宠物服务也是创业公司死亡的高发领域。在社交细分领域中,陌生人交友的死亡比例最高,共有27家创业公司关闭,占该领域总数的29%。在汽车交通领域中,交通出行类创业公司的死亡比例最高,共有27家,占该领域整体的40.9%;其次是二手车类创业公司,死亡数量为12家,占该领域整体的18.2%;汽车后服务类创业公司共有11家死亡,占该领域整体的16.7%。经统计发现,处于种子天使轮的创业公司死亡几率最高,共91家,占总关闭公司整体的9.1%;其次是处于A轮的创业公司,共42家,占总关闭公司整体的4.2%;尚未获投的创业公司有27家关闭,占总关闭公司整体的2.7%。  种种统计数据都说明了那条真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的晚上。据说全国平均每天诞生1.2万家创业公司,而这一万多家企业在未来1-3年90%以上都会关闭死掉。而死掉一批,瞬时又会诞生新的一批,正如那大海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没有人会在意死在沙滩上的前辈们,只有一批批前赴后继的追浪弄潮儿。鲁迅曾说,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也许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创业精神:前赴后继,越挫越勇。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parison only.”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权威们也坚持认为,不管它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最……”来评价它。  这是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第一章《时代》中所描述的字眼。有人传言马云说,这是一个摧毁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跨界打劫你,你却无力反击的时代;这是一个你醒来太慢,干脆就不用醒来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是对手比你强,而是你根本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的时代。无论这些字眼抑或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描述那个“时代”的字眼,用来表述眼下互联网新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再贴切不过。  魔都上海与帝都北京南北遥望,其创业激情与氛围也紧随帝都北京,是全国排名第二的大都市。坐拥长江三角洲的地域优势,作为中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未来航运中心的魔都上海相比帝都北京更添了一份时尚迷人的气息。正是这股说不清的魔力当年吸引着苏筱,让初来咋到的苏筱对这个城市一下子着上了迷。苏筱10年前在大学毕业前曾来到上海,在浦东张江一家做3721搜索排名的小公司做实习销售。在实习的那段时间,苏筱利用业余时间游走在这个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气息一浪接着一浪向苏筱袭来,让曾经目睹过重庆四年快速发展变化的苏筱仍在内心深处感觉自己真是来自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乡村的黄毛丫头。苏筱的灵魂被上海那种大都市带给自己的冲击深深打动吸引了。大学毕业之时,很多同学都还处在何去何从的前途迷茫期,而苏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比笃定,自己是要去上海的,哪怕还没有找到工作,身无分文,无依无靠也要去上海。这种决心倒不像是种逃离,而是一种对前途大义凛然的决绝。上午拿到大学毕业证,下午便买了东去上海的火车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苏筱下了火车,坐上了1号地铁又在人民广场转了2号地铁,然后在东昌路站出了地铁,又拖着行李辗转公交去浦东曹路那边的阳光苑,找之前实习时认识的上海这边的朋友落脚。苏筱记得地铁出来看到上海的天好高好蓝,太阳很大却有风,没有感受到重庆火炉般的闷热炙烤,而是一种天高云淡的爽朗。在重庆上大学留在心里的四年阴霾似乎一下子被风吹散了,似乎预示着苏筱崭新生活的开始。  苏筱很快便在上海租了房子,找了一份外贸出口的工作,生活算是在上海安定了下来。苏筱的工作涉及外贸出口工作的所有流程,包括询价、报价、签订销售订单、筛选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跟单质检、出口报关等所有的事情。尤其在跟单催货质检环节,苏筱需要长时间在江苏浙江一带的工厂来回奔波。在奔波的过程中,苏筱考察参观了江苏、浙江大批的工厂。除了已经上轨道有正规厂房的大企业外,还有相当很大一部分比例是以家庭作坊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私人老板企业,可以说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工厂,其数量相当庞大。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难免在品控方面做得参差不齐,但由于价格低廉和交货周期的弹性可控,在出口订单的供应商选择环节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只是苦了苏筱这些外贸出口跟单的人。他们需要经常冲在第一线来监控品质和保证交货期的及时性,有时候工厂人手不够,来不及赶上交货期,苏筱甚至要和工厂的工人一起连夜加班赶工。近两年的外贸出口工作,在锻炼苏筱的同时,让苏筱小时候看到的十几年前改革开放之初那些下海经商创立一番事业的影视剧找到了现实的参照,植根于苏筱内心深处的那种创业冲动似乎被江浙一带的家庭作坊激活燃烧了。  后来,苏筱的公司发生了一件相对于他们的企业规模来说比较大的一件事。他们有一批出口到欧洲法国的大头灯产品在法国港口入关时被海关抽检不合格,勒令好几个集装箱所有产品退回国内,不得入关。公司一方面被客户追究相关的违约责任赔偿,而工厂却推脱所有的产品都被苏筱公司同事抽检合格后才报批出关的,推脱相应的产品责任,集装箱因为滞留港口每天的滞留费都让公司相当头痛。苏筱通过这个事情才意识到,家庭作坊式的创业有其历史必然性,可要获得长期稳健的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创业是不可取的,必须用现代化工厂管理的规范来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企业风险。于是,苏筱便辞职离开了这家外贸公司,去了一家以产品制造品质著称的德国公司就职。在这家德资企业工作学习了3年之后,苏筱又觉得这家公司的产品品质管理虽然过硬,可是项目流程管理与企业利润实现方面做得似乎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企业的产品质量非常受市场认可,客户也很多,可是很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来毛利丰厚的项目做下来净利润却微薄。企业自身存在很大内耗和精细化管理方面的问题。于是苏筱便又开始寻觅新的工作学习机会,后来去了一家新加坡的企业,去学习和积累企业流程风险管理等内控方面的经验。再后来,苏筱在发现不足和自身的缺失后又辗转去了其他外资企业学习企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直到15年创业大潮袭来,苏筱仍然是在这股浪潮背景下众多看客之一。而苏筱身边认识的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了这股浪潮中的弄潮儿,甚至成为了时代的颠覆者,创业的激情和热情持续在燃烧,即使粉身碎骨也勇往直前。在国家领导提出“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口号倡导下,感觉整个社会都在沸腾,似乎不抛家舍业出来创个业,都不是进步青年,就像当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苏筱的内心也是有不甘的,苏筱在这个城市摸爬滚打了10多年,除了一直打工学来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外,似乎一无所成,仍然是个地地道道的草根阶层。苏筱内心也渴望加入这股创业的浪潮中去翻江倒海,去释放内心多年积攒的激情和热情,去燃烧深埋在内心深处的创业激情。苏筱80后这代人,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十年中,似乎一直没有赶上改革的顺风车,只能随着时代的步伐,在时代的风雨飘摇中摇摆,没有人能逃脱大时代的束缚,只是有些人幸运些,有些人随波逐流些。当这次互联网的第三次革命浪潮的号角吹响之际,很多人便迫不及待地像听到了上帝的召唤一样奔跑起来,誓要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苏筱的机会还没有来,只能蓄势待发。  苏筱等待的机会似乎起缘于15年底的这次跨年酒会。当时苏筱在一家美资外企上班,苏筱对这份工作谈不上喜欢,只是觉得这是生活的一种依托方式,一种生存的状态,一个在这个都市中的身份标签,一种等待机会的姿势。苏筱有时会觉得自己只是这个都市流水线上的一个打洞机,每天只是没有情感地在那里咔嗒咔嗒,早已失去了当初来加入公司的激情,也许只是因为没有方向的指引,所以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只好赖在这里,等待跃跃欲试的机会而已。苏筱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提线木偶,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下提线的人不同而已。而去这场跨年酒会上的提线的人是丁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