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好眠到天亮,用完早饭,苏清坐在书案前,琢磨着接下来的安排。

现已是九月底了,县试是在明年的二月份中旬,满打满算也就四个多月时间,可以先做一套题试试,看看自己加原身的水平可以做到何等地步。

苏清有些基础,她准备把《大学》、《中庸》那些字数少的都背下来,《礼记》和《春秋》之类的五经就只能通读一遍了。

如不出意外,墨义和贴经必然是没什么问题了。

苏清其实不算爱读书,那会成绩一直不错,不过是发现成绩好了师长便不爱管她,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

恰好苏清属于那种记得快忘得慢的人,那些初中时背过的古文至今还能分毫不差地背上来。

还记得读书时其他班有个同学据说能把词典背出来,整个学校都位置震动,苏清不信邪,没事也去试了下,发现自己也能背下来,就放在一边不管了。

算学熟悉下即可,她好歹是学过微积分的,科举的算学难度她不清楚,不过这县试的最多就是些鸡兔同笼的题,能看懂题目就成。

律法倒是要好好研读下,她在现代的时候倒也研读过不少古代的律法书籍,不过在这方面确实是因地制宜了。

几乎每个大国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律法体系,内部又涉及到很多州县及民族问题,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时间上富余,还得去弄些注书来看,以便更全面的理解这些教材,到时候在策论上没准就能想出新颖的观点。

诗赋这部分可以放弃,但策问肯定是必须要做好的。

观这两年的县试题,整体都显得新颖而务实,算学和律法的题量相当大,今年算学都加到了三题律法两题。

临近的几个县几乎都没有这样的题型,毕竟律法和算学也是这几年刚加到科举考试中来的,可见这岷山县的知县必定是个与时俱进的人。

三年一任,明年的县试题还是同一人出,之前的考题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国子监和一些大的州学倒是开设了算学和律法,大部分基层的学堂连课程都还没开出来。

湖里学堂只在甲班开了这两门课,也都是李夫子兼着的,一般都是让学子们自己看书。

看着这满满当当的安排,中间还有个新年,“抄书挣钱”这事势必要押后了。

想想接下来应该也没别的花销,学堂和书铺那还押着四两银子,买纸买墨应是够了。

苏清拿出了高考的势头,每日除了三餐几乎都坐在书案前。

书房给了赵宁做房间,厅里又有点暗沉,苏清把苏文的工作间规整了下,把书案搬了进去,大部分时间都在里面看书学习。

如是过了好几天,苏文才发现,就把他的东西搬到了前院的杂物房。

苏文其实很少进他的工作间了,而且她的木工房就在赵宁的房间外边,平时偶尔来做工也不是特别方便,便索性把一部分搬到了前院的杂物间,一部分直接锁在了库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