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对母女怎么都只认自己的理?都那么难说服。平时,罗饕只有选择站在哪一边的权力。

这上学可是个大事,不能让母女俩由着性子来了。罗饕觉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是相当正确的,可为什么真正到了要实行时,竟然连他的想法都不能成为选择答案之一。

就相当于,呕心沥血做了一份标书,到投标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投票的资格。

见罗饕犹豫不决,顾明澜只有说:“你想好了再来吧。”

又一天后,罗饕答应让罗小野上古檀村的学前班。至于罗小野自己愿不原去,罗饕实在是不想管了,因为太难说服了,这几天他把能想到的道理都讲过了。罗小野就一个理念:“这家里所有人都不去上学,为什么要我一个人去?就因为我小我好骗好欺负吗?不去。”

关于读书上学前班这个问题吧,在罗饕那,连最基本的去与不去都没解决。

顾明澜施行强权政策:“首先申明,这上学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自愿去有奖励,可以提一个平时不能满足的要求。绑着去的,不仅没有奖励,还要一天打三顿。”

至于罗小野委屈中还得装作自愿上学的场景着实可怜。罗饕送了一次,哭着回来的因为罗小野撕心裂肺的求罗饕:“爸爸,不要抛弃我,带我走吧。我以后一定只听你的话。”

顾明澜看到此情景直接说:“你好像有很久没有回京了。”

于是,下午顾明澜给罗饕打好了包,罗饕就顺着顾明澜的意思回京了。

其实让孩子适应上学,顾明澜好像也没费多大的劲。她就是让白珍英去学校一起当了几天学前班的傍听生。

当然,白珍英早过了学前班的年纪,只能以义工的形式出现。

整个明澜居,二十多个大人,都不去上学,都看着罗小野一个人碍眼吗?罗小野好几天都眉头紧锁。别以为让白珍英跟着上学就能骗得了她,她明白着呢。白珍珍英那就是个明晃晃地晃子,老师是布置作业了的,她罗小野写的手疼,白珍英却没写一个字,回明澜居了就玩。

一周后,罗小野提了个条件,买个新的自行车。

顾明澜二话没说答应了。因为作为对罗小野的奖励,她觉得还算合理。因为罗小野上学前与她有一个约定,如果罗小野自愿上学,她就答应罗小野一个请求。就是没想到罗小野要的只是换一辆新的自行车。

罗饕接到电话,可以回明澜居了,高兴泪流满面。说实话,在罗小野上学的这个问题上,他一直觉得顾明澜解决的太简单粗暴。可是他又没有别的办法,甚至连在顾明澜面前替罗小野说句软话,都不敢出口。因为私下里顾明澜警告过他:“如果我管孩子时你在一旁帮她,那以后我就不管了。”

也不知为什么,罗饕觉得罗笙当年好带多了,甚至觉得罗笙还不会说话时,就知道体谅他这个当爹的难处了。怎么到了女儿罗小野这里,他竟然变得那么无助。他是大的不敢惹,小的惹不起。

电话里,顾明澜顺便再告诉罗饕:“你女儿要求换一辆新自行车。”

女儿罗小野的自行车是两岁时买的四轮的,后来拆了两个小后轮,一直到现在罗小时五岁,顾明澜一直不让换新的。

因为顾明澜说买大点多骑几年,罗小野的第一辆自行车进院时,罗小野够不着脚踏。

孩子是见风长,后来一直到罗小野骑着,看的人都觉得那车太小,腿长骑着圈得难受,可是顾明澜说车不重要,重要的是车技而且车又没坏。

没想到,罗小野用上学这件事为自己争取了一辆新自行车。真不愧是我罗饕的女儿,那老爸一定给你买最好的。

带着三分自豪,罗饕便对顾明澜说:“自行车,我会买着带回明澜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