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点头,也回到了船舱,小憩了一会儿。他很早就醒了,看着月光的方向,估摸着应快到三更了,便屁颠屁颠地溜到了船头甲板上。

李青莲早已在月下独酌,只见他吞酒豪饮,举着酒壶高声道:“举壶,举壶,‘壶’字略显粗犷了,换成‘杯’吧!举杯,举杯,举杯邀,邀谁好呢?”

此时月光下撤,映在了李青莲脸上,他似乎恍然大悟,欢呼道:“这月下独酌自然便是邀明月了,举杯邀明月!这下半句嘛……”

“这我是一人,影亦是一人,这应是对影成双人了。”李青莲看着自己的影子道

李若凡这时候走了过去,笑道:“青莲大哥,不知这双人能否再加我一人呢?”

李青莲看见李若凡缓缓走来,想到李若凡目睹了自己饮酒作诗的狂态,不知怎的有些脸红羞涩,但他还是向李若凡承诺道:“好!对影成三人,就这么定了。若日后我作出了全诗,无论小屎蛋你在不在都好,这对影还需成三人。好了好了,既然你已经到了,我就给你讲讲我对剑法的理解吧。”

“所谓剑法,以剑为依,以法为纲,法依剑存。剑法的施展与招式的选择应以剑的长短软硬为凭,就像是羊毫不写楷,狼毫不画貂,白友不宜雪水酿,麦曲红友瑶池浆。在你看来,你的剑法用什么剑来使最合适?”

李若凡沉吟片刻,试探道:“能长能短,可软可硬吧。”

“那你可曾见过这样的剑?”

李若凡摇头不语。

“春分已过,清明将至,风凉日暖,近你身侧之时我却倍感清寒,你的剑若是有名,便应是‘霜竹’、‘藏冬’之属了。”

李若凡甚是吃惊,点头道:“是‘藏冬’。”

李青莲思索片刻,又娓娓道:“我曾有幸拜读过欧冶子传人所著的《百炼千兵谱》,其上曾著在现今江南道永州西北有一竹林小丘,小丘以西有一小石潭,其潭水久煮不沸,凄寒如故,而‘藏冬’就是采天山玄铁熔炼,取此潭水浇灌,于阴年阴月阴日阴时锤炼而成。传闻铸剑之时正值冬末,风雪交加,漫天飞絮,大雪三日未停,待利剑既成,恰逢风息雪止,天朗气清,人们便道隆冬藏于此剑中,‘藏冬’之名由此而来。”

李若凡津津有味地听着,他从未听裴霜讲过这样的故事。

“运分否泰,气走阴阳,‘藏冬’属极阴之剑,最适合使些阴柔清癯的剑法。这样才是既不愧对你手中利剑,也无憾于你所学剑法。”

李若凡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李青莲似乎想起了什么,轻描淡写地道:“我师父说剑法应主之以精气神,但是想来觉得他真是泥古不化,不过细想其实也有三分道理,主之以剑器,辅之以内力,那便是最应当的了。‘藏冬’可否借我一用?”

李若凡毫不犹豫地拔剑出鞘,递了上去。

李青莲接过剑却呵斥道:“你看看你,怎么就可以轻易把防身的兵器交出去呢?若是我要杀你,你岂不一丝还手之力都没有了吗?”

不料李若凡却一脸不以为意的样子,温柔道:“李兄面善,不应是坏人。”

李青莲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示意让李若凡退开一些。‘藏冬’剑长三尺,剑身呈冷铁之色,剑刃曳光粼粼,蓝光微泛。

“好剑!”

只见他反手持剑于后,静心运气调息,待“藏冬”剑身覆满白霜,刃间寒气凛凛,李青莲推柄上刺,后仰环挥,“唰唰唰”地连使了几招水脉的剑招。

李若凡总觉得这些招式似曾相识,但跟自己所学的好像又有那么些不同,便没有说出来。

李青莲接下来又使了几招,其中都隐隐约约有着水脉剑招的影子,而“藏冬”周遭的白气也愈来愈盛。李若凡站得甚远,却也深感寒气逼人,手脚僵硬。他见李若凡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随即大步前踏,剑路陡转,右手正手握剑运气下砍,止至腰间,左掌反手接剑上提斜削,定于胸前,而后双手执剑劈斩直下。

在李若凡看来,右剑下砍像是“木脉·雨燕掠水”的起手式,左剑上提又有些“火脉·枝头凤翔”的味道,而最后的劈斩更是和“金脉·金断觿决”如出一辙。

这招使得并不十分流畅,李青莲手中的“藏冬”没了生气,寒霜渐暖,白气趋散。

李青莲把剑还给李若凡,继而抽出了腰间的紫铜软剑,紧接着又使了方才的那一招,这次却是威势凌人,干净利落,一气呵成。他意在提示李若凡,手上既握有“藏冬”,就应该专使水脉的剑招,既然不能轻易改变剑的材质,那么便以剑法去配合剑。

“你可有想到什么?”

“有。”

“说说。”

“青莲大哥你的剑比我的厉害。”

“……”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