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武院学生取中率为三千取三百,其实标准并不是特别严苛,读书认字是基本条件,另外以能修行出真气为佳,另外会安排人核实通脉数量,综合考量,取最优异的前三百人。不过考虑到整个荆北路能见得着的武道苗子都被襄水派守岳山等宗门犁了一遍,所以顾恪简对此次学生质量并不是特别看好。

如果不是襄阳别院自己也有几个能过得去的后辈俊才此次也投入到武院考核中,怕是结果更难以直视。

等了约有一个时辰,山门处正式开始张榜公布,与此同时,顾苏和顾恪简手中也有了一份详细的名单。

武院分为三科,奋武科录取的都是真正有意愿与人厮杀拼斗的学生,扬武科则有所区别,更倾向于那些只愿皓首穷经,钻研秘籍的学生;至于最后一个备武科则比较特殊,主攻器械机括,倒有些类似于宋乾印象中的唐门。

这三科分明是效仿北魏衔武司的三大院,由此可见顾府的野心绝对非同一般。

“吴春秋、韩臣、楚逢柯,这三人便是此次三甲?”

顾恪简有些疑惑道:“吴春秋和韩臣都是我顾府别院原有子弟,可这楚逢柯倒有点意思,嗯?通了六脉?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人才。”

随着张榜公布的名单,没取中的人自然是眼含泪花,难以自已,而被取中的人则是心怀喜悦,随着知客的引领,走上山去。

虽说被淘汰了两千七百人,但三百依旧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三百位年龄并不算大的少年将那条通往山门的山路堵水泄不通,不过两位身着顾府衣物,约有十七八岁的青年周遭却并没有多少人愿意靠近。与那些寒门子弟有些畏首畏尾的形象截然相反,这两人显露出宗门子弟固有的骄傲气质,正是原先就拜入顾府别院的吴春秋和韩臣。

一位通了七脉,一位通了六脉,放在荆北路来说,已经是出类拔萃的天赋。

在队伍最后则慢悠悠跟着一个看来只有十五岁的少年,发际系有一根红色绸带,容颜俊美,肩上却扛着一杆白蜡杆的红缨长枪。不过看他的表情倒是颇有些不在乎的意味,嘴里甚至还叼着一根狗尾巴草。

韩臣居高临下回首扫视了一眼,这才低声说道:“吴师兄,那就是楚逢柯?一个乡野小子,差点儿把我们都撵上了。”

“不要在意这些事情。”吴春秋默默道,他的目标向来都只有一个,便是襄水派最强的后辈弟子,杜春蝉。

三百新入武院的少年在中庭集结,除了吴春秋和韩臣等人之外,其他人大多一脸崇拜地看向对面端坐于二楼之上的那几位武道高人。

不论是大楚国师浮屠僧,还是顾恪简郭一暝等人,都是些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宗师,此刻却齐齐在此处亮相,江湖三宗,果然非比寻常。尤其当听说就连天人白马僧也在后山留有收入门中教导的机会时,更是让所有人心潮澎湃。

这里,就是荆山武院。

而我,就是荆山武院的学生。

顾恪简于中庭香炉上香,这位五十余岁的老者朗声道:“荆山武院草创于斯,非我顾府一家之私器,故院长之位空悬。恪简忝为副院长之位,有几句话请诸君静听。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武道传承千年犹自不绝。然江湖强者智者辈出,而风流如今十不存一者,不过恩怨纷扰,敝帚自珍而已。幸有百年前天人顾氏遗《灵枢六要》于世,为江湖武道寻觅生机,我顾府如今上循祖命,愿为南江湖创设武院于此,诸君即入荆山武院,便为荆山武院学生,当谨记荆山武院创立的初衷。”

“为武道薪火相传,为生民寸血相争!”

在场没有谁对《灵枢六要》这本启蒙读物陌生,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本《灵枢六要》便是出自顾府上代天人顾早眉。

人声汹涌,几乎所有人都被顾恪简这一番铮铮所言震惊。

张孝伯欣然长叹,那位顾府天人好大的气魄,三公子好大的气魄,顾府好大的气魄!

此刻却有一道森然长啸涌入荆山武院,紧接着一道青色人影拾阶而上。

襄水宗孙彦舟终于到来。

他袖手而立,而郭一暝方一宁等人也在同一时间站起,走到了孙彦舟的身后。

“他终于还是来了。”

这位荆北路最强者与浮屠僧和两位朝廷大员见过礼,便说道:“顾府欲成就江湖武道传承,孙某十分佩服。”他看了眼被他滚滚气势惊吓倒退的学院新生,此时身后一道年轻身影站出来,冷冷道:“就是不知道招进来的这些歪瓜裂枣,能不能担此重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