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钦陵乃是吐蕃的名将,这么多年随同松赞干布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自身也有着相当才能,此刻松赞干布才能够放心将此交给他来办。
而这论钦陵对松赞干布当然也是忠心耿耿,在得到命令之后,他显得很是果断,直接率军前往,没有半点犹豫迟疑。
其实对论钦陵而言,他并未将那些敌人放在眼中。如果是外敌的话,他们进入了吐蕃境内,无异于自寻死路,因为这里是他们的主场。
论钦陵对此还是很有自信的,这吐蕃之所以能够建国并且没有他人觊觎,便是因为地形太过复杂,根本就不是轻易能够搞定的。
如果无法适应地形,那么这些就会变成吐蕃大军的主场优势。到时候论钦陵自然能够以此为基础,对杀来的敌军进行反击。
当然了,既然敌军能够发挥到如此地步,他们的战斗力还是毋庸置疑的。论钦陵并未在战斗力上轻视敌人,他自信来自于他们对于地形的了解。
大军主场作战还是很有优势的,尤其是论钦陵这样的老将,他把握机会的能力是很强的。只要他能够发现敌人的破绽,就一定能够一鼓作气将之击败。
就这样,论钦陵率领大军出发了,松赞干布并未多想,以他对论钦陵的了解,接下来就等好消息就行了。以论钦陵这样的老资格,断然不会在此出现什么意外。
但松赞干布显然还是低估了敌人的存在,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那可是来自于大夏的骁龙军啊。
如果松赞干布早知道敌人是罗成和骁龙军的话,他绝对不敢如此刻这般小觑。二十万人还是太少了点,接下来恐怕还要调遣更多的兵马。
毕竟松赞干布是知道骁龙军往日的战绩的,在这一点上有过提前准备,就绝对不会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但毋庸置疑的是,松赞干布现在已经这么做了。
……
就在松赞干布派出论钦陵这个大将的同时,罗成也是令人逐渐减慢了进军的步伐。
此刻他们已经是杀入大食的腹地了,再想要和之前一样一鼓作气的冲锋逻些城,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样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在进入吐蕃之后,罗成其实也感觉到了地形的变化。但是骁龙军对此的适应能力很强,这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在很短时间的调整之后,骁龙军已经是和之前没有什么两样了。他们接下来就要面对来自于吐蕃的反击了,罗成对此很清楚。
因为松赞干布不知道大夏消息的缘故,他们必定会派出军队前来应战。也因为消息缺失,他们不大可能知道骁龙军的存在。
而这便是骁龙军的优势,他们能够借此机会发挥出更强大的战力。只要能够这样继续下去,恐怕吐蕃会受到不小的损失。
其实罗成还挺享受这种感觉的,敌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如此冒失的杀上门来,和自寻死路送人头没有什么差别。
对此罗成早有预料,实际上他们选择度过葱岭进逼吐蕃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因为时间差的存在,他们能够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此刻拿下了一座城池,那都是小事情,罗成当然不会在意什么。其实这也是罗成释放信号的一种方法,就是不知道松赞干布他们是否能够领会得到。
其实罗成很清楚松赞干布的想法,无非是想要浑水摸鱼罢了。在大夏不动手的情况下,他们就当什么都不知道,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罗成而言,吐蕃这个隐患待在大夏旁边实在是太不稳妥了。如果有机会的话,他当然是要将之覆灭才能安心。
大夏日后的征程不止于此,但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罗成回去之后肯定是要继续发展的,但现在他却必须要尽可能的消灭敌人。
吐蕃不是一个弱小的对手,最起码他的战斗力不会比突厥和西域更弱。因此罗成必须抓住此刻的机会,一鼓作气将之击败。
既然没有办法直接拿下逻些城,那么他们接下来就要选择继续进逼,用强大的实力碾压过去。这种时候没有必要犹豫,就要毅然决然才行。
当然了,罗成并不准备孤军奋战,哪怕他们有着如此实力。但是想要击败敌人,还是需要有其他军队策应最好了。
于是罗成直接令人拿着他的虎符,前往吐蕃和大夏边境联络兵马了。那里的军队同样是他安排的,罗成的虎符效果自然不用多言。
如今的罗艺基本上不干涉罗成的安排,是以皇权不出,罗成的虎符自然是第一次序。只要虎符送到之后,大军自然会选择遵从。
到那个时候,大军直接进逼吐蕃,罗成接下来能够做的事情也多了许多。只要骁龙军发挥出来,罗成自信没有敌人能够阻挡。
在大营之中,罗成没有着急冒进,他找来了徐茂公,微笑着询问道:“如今我军已经进入吐蕃腹地,军师觉得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徐茂公看着罗成,点头答道:“主公不必着急,如今吐蕃可还不知道我军底细。只要兵符送到,那么我军就能强逼逻些城了。”
在不明白具体情况的时候,松赞干布恐怕还是会选择边境的防守。那样自然就能牵扯吐蕃很大一部分的兵力了,那时候罗成自然也能趁机进发。
罗成点头应下,徐茂公继续说道:“如今吐蕃知道我军进逼,必定是会派出兵马支援。而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一鼓作气将之击败。”
徐茂公的目的很简单,不要求做其他什么事情,只要能够将杀来的敌军覆灭就行了。只要他们能够借此乘势,接下来的战斗就会简单许多。
再加上松赞干布知道他们的战力之后,绝对不会轻易派出兵马来应对。或许不能算是全力以赴,但是他们一定会派出不少精锐前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