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军议结束,大家散会时,张溪给秦明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拉了拉苏信,蔡谟也放慢脚步,张溪边走边道:“从适才的消息来看,投奔周康时的很可能是哪一派的修士,虽然只有两个人,但是如果传言是真的,其战力必然不容小觑。你们在军中可是要小心了。”

刘简道:“怕什么。他们是两人,我们还有五人呢,再说了,他们若敢来闯阵,必让他们有来无回。”

张溪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列阵之后自然不怕他们,但是在行军途中或是宿营的时候,万万小心他们偷袭。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是哪一派的道友,万一还有一人藏在暗处,或者是他们也有盟友没有出现呢?此战关系到我等之大计,诸位师弟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四人齐声应道:“是!”

张溪又道:“我得跟刘使君在一起,以防刺杀。几位师弟万万保重,若事不可为,当以保全性命为要。另外,在战场上能少杀便少杀,不要过度杀戮。”

四人应了,张溪道:“我还有事同刘使君谈,你们先回去吧。”便径直去见刘景兴。

刘简见张溪走远,边走边道:“张师兄本事还是很大的,就是有些妇人之仁,都上了战场了,还讲什么少杀人。”

蔡谟摇摇头道:“张师兄是大派弟子,其见识不凡,既然他反复叮嘱我们要少杀,那我们便听他的。”

刘简哼道:“师兄你就这点没意思,什么都听他的,没点自己的想法。”

蔡谟笑道:“既然张师兄说的是对的,我怎么不能听他的。”

两人谈笑几句便各自回营,整顿军备,准备明日出征。

刘景兴仍然在处理军务,见张溪去而复返,忙起身道:“先生,可有什么事吗?”

张溪道:“我见军中消息来源匮乏,每次出征,军议时,有许多事情都不是很清楚,都靠猜测,不能确保准确。是以我想到一策,献给明公,请明公过目。”说着从袖中拿出一本折子递给刘景兴。

刘景兴大喜道:“上次先生进献的三策极大地增长了宿州的实力,今日山长有有何良策?”

张溪笑道:“兵法云: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即是说明君和贤将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功业超越众人,就在于能预先掌握敌情。要事先了解敌情,不可求神问鬼,也不可用相似的现象作类比推测,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位置去验证,一定要取之于人,从那些熟悉敌情的人的口中去获取。敌人的情况不会主动告诉我们,是以我们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情报网,刺探各州情况,如此,则周边有任何风吹草动,我们都能知道,当机会来临时,我们能迅速出动,当危险到来时,我们能及时规避。当两军交战时,我军也能占据先机。甚至说,我们还可以策反地方将领,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就可以改变战局。”

刘景兴大喜,举起张溪的折子仔细阅读起来。幸亏这一时期情报工作还十分落后,张溪前世从书报影视上得来的经验让刘景兴看得大喜。不过张溪的本意也不是写一本情报工作教材,只是想让刘景兴先把架子搭起来,毕竟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给他们舞台,他们就会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业。

刘景兴看了折子,喜道:“若先生的计划成功,则我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矣。不知将军心目中有无人选推荐?”

张溪笑道:“这人选必得是明公心腹之人,明公怎能问我。”

刘景兴大笑道:“先生便是我的心腹之人,有何不能问的。”

张溪笑道:“主公且自斟酌,在下要回去练功了。不过无论谁人主事,我可以兼任其副手。”

刘景兴允诺,张溪便起身告辞,刘景兴将张溪送到门口,见张溪走远,凝思片刻,回头对卫士吩咐道:“去请徐先生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