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群臣无赞成、无反对,甚至是在明知他这个皇帝即将虢夺房俊军权的时候,足见房俊威望之隆。
这令李二陛下甚是感慨,当初那个率诞无学、愚钝任性的“长安害虫”,短短几年时间,居然便能够达到这等地步,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为吕、霍之流一手遮天、废立由心的权臣……心性愈发坚定起来。
不等诸臣说话,他续道:“既然越国公总裁修书,难以兼顾部务,不若便让检校兵部尚书的晋王暂代兵部尚书之职吧。之前晋王奉朕之命检校兵部,协助越国公处置部务,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知兵部事务,多次受到越国公褒扬,由他转正担任兵部尚书,可最大限度减少兵部人员之动荡,迅速开战各项事宜,诸位以为如何。”
居然是晋王?
诸臣心中狐疑,即便是易储,难道身为嫡次子的魏王李泰不更应该是合适的人选吗?晋王固然聪慧,但毕竟年幼,经验欠缺、心智不足,远远抵不上如今依靠办学而威望日增的魏王殿下。
况且前两年参与争储最为激烈的便是魏王,魏王表态不再争储之后晋王虽然也被提及,但威望、实力还是差了不止一筹……
“咳咳……”
宋国公萧瑀轻咳两声,开口道:“晋王天资聪慧,有陛下之风,实乃国之瑰宝……但毕竟年纪尚幼,恐无法执掌一部,况且高句丽覆灭、吐谷浑蠢蠢欲动有所不甘,西域诸胡纷乱不休,突厥也未必安生,兵部肩负天下兵事,责任重大,焉能以此重任为稚嫩之皇子练手?以老臣之见,还需一个老成之辈执掌兵部,勇挑重任。”
话音刚落,一直神情恹恹、打盹不停似乎快要睡着的岑文本亦睁开眼,附和道:“宋国公之言有理,中枢以三省为尊,实则六部掌管朝务,如今兵部权重,岂能轻忽视之?兵部左侍郎崔敦礼通知四夷情伪,诚所谓持盈守成,国之干城也,可为兵部尚书。”
两位大佬相继发言,使得殿上气氛瞬间紧张。
其意也很明白,陛下您易储之心坚如铁石可以,剪除东宫羽翼、虢夺房俊兵权也可以,但朝堂之上其余人的利益却必须保证,不能因为顺利镇压东宫便肆意妄为,将江南、山东两地门阀以及朝中多数大臣的利益置若罔闻。
一旁的刘洎面色难看,崔敦礼乃崔氏子弟,山东世家在朝中的中坚之一,岑文本之前已明确不再参预朝政,只等致仕归乡,此番却举荐崔敦礼出任兵部尚书,公然与李二陛下唱反调,显然是以此表达对于他刘洎私下投靠李二陛下之不满。
李二陛下面色不变,扫了一眼萧、岑两位大佬,目光又落在李道宗、马周身上,想了想,转向房俊,一双眼睛微微眯着,问道:“越国公主持兵部事务期间成绩显着,对部中事务熟稔于心,兵部也在此期间快速壮大,不知越国公对兵部尚书之人选有何意见?”
众臣的目光落在房俊身上,一直闷不吭声似乎彻底躺平的李承乾也看过来……
固然房俊被李二陛下虢夺兵权,但是凭借其功勋、声望,即便只是坐镇中枢亦能影响当下局势,他支持谁继任兵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往后朝局之走向:要么李二陛下威压朝野、金口御言,要么江南、山东两地门阀迅速崛起,接纳东宫力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与皇权抵抗。
房俊自然明白自己立场之重要,也明白无论自己如何抉择其实都不讨好,毕竟李二陛下虽然虢夺自己兵权,却并未做得太过分,自己若公然支持江南、山东两地门阀,难免彻底激怒李二陛下。
以李二陛下此番回京之后表现出来的暴躁、急迫,一旦怒火冲天不管不顾起来,谁也扛不住……
所以房俊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目光期盼的看着李二陛下,先是抿了下嘴唇,似乎有些为难,然后搓搓手,这才咳嗽一下说道:“咳,那个啥……其实微臣正值壮年,精力充沛,总裁修书之余,主持兵部也可以坚持一下,要不……陛下重新考虑一下?”
“咳咳”
李二陛下被自己口水呛到了,咳得满脸通红。
“噗!”
饮茶的大臣冷不丁一口水喷出,面红耳赤……
“嘶!”
更多人则是瞪大眼睛震惊的看着房俊,学到了啊!
既然怎么选都是得罪人,那何不主动请示一下让我继续接着干下去?无论陛下答允与否,这个难题就算是提回去了……
高!实在是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