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1004年。

辽太后萧绰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

辽军在萧挞凛的强势率领下以势不可挡之势攻破遂城,生俘边防宋将王先知,然后趁胜追击力攻下定州,更是俘虏了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

此一举雷霆迅猛之势,如黄河之水泛滥而来,势如破竹,令得大宋朝廷震动,宋真宗畏然,欲听大臣谗言南迁,正当迁哪起执言时,被寇准寇相一一力驳,朝堂之上厉言大骂对方乱臣贼子,助他人威风灭自已士气,乌合之众,懦弱怕事,理应当斩,此等惊人之举震慑朝宇并力鉴宋真宗御驾亲征,若弃京南逃势必动摇人心,敌人更会乘虚而入,江山不保。

宋真宗已然有些失了分寸,心里惶惶。

加上监察御史毕士安也同意寇准之建议,希望真宗马上动身以慰军心,让他虽有顾虑但也只能勉强同意。

几番动量之下,宋太后与宋真宗为免行差意外,多一份保证,遂再重用李继隆为驾前阵使,而曹子玮因为隐瞒李清惜一事被李清妍告之太后,认为他太过感情用事怕其坏了大事而并未命其同行更未委重任,委命王相镇守京都,更称若十日不胜就立太子。

寇相强势霸道,加上几名重臣都同意御驾,被逼无奈之下,真宗只能尽快动身被迫北上,御驾亲临。

一路上听闻辽军势大,又想打退堂鼓想要退兵。

被寇准严肃指出,敌军逼近情况危急不能退兵。

李继隆附和,只能进一尺绝不可后退一寸,前线将士日夜期盼陛下驾到,一定能让士气壮大百倍。

寇准再接再厉指出附议同意,若退定会军心涣散,百姓失望,连金陵都会失守。

言语权衡之下,加上一个是丞相一个是镇国将军,真宗只能听之,继续前行。

宋将几经大败而归,士气受挫低落,只等着黄旗到来,见到真宗真的御驾亲征,都欢呼雀跃,高呼万岁,再加上丞相与战神李继隆更是士气如虹,震慑十里。

在寇相的建议下走上城墙鼓舞士气,三军士气大振,军心稳定。君民一心,让寇准与李继隆欣慰,相视一笑,总算稳住局势。

晚上。

寇准来到李继隆住的地方,见对方一丝叹息,上前。

“李将军是在担心小惜吗?”

“嗯。”不掩饰自已的心事,“虽然那位无儿姑娘与小女是长的几乎一模一样,但大辽未传来过任何小惜失踪的消息,若若她拿小惜的性命相威胁,我这个阿玛已经对不起她太多让她受了那么多苦,我”说到心软处,他也不过一个父亲,爱女心切。

“我能够理解。只不过国家荣辱面前,什么儿女情长什么亲情不忍都要暂时舍下,我一样心疼她。”对方也像他的小女儿一样,他何尝舍得。

“唉。”这一声叹息,是一个父亲的无可奈何,让人痛心。

“报。”

届时捷报传来。

“丞相,将军,好消息。”

“快说。”李继隆已然恢复平时静冷,命令,铿锵有力。

“辽军主帅之一的萧挞凛被我军将士成功射杀,现在辽军士气大挫已经退兵十里,皇上知道龙心大悦,宣丞相与将军前去议事。”

“知道了,你先下去,我跟将军即刻就去。”

“是。”士兵退下。

“太好了太好了,这个时候这消息简直如神天助我大宋,太好了。”寇准大兴,松了一口大气。

只是李继隆在大幸之余,不免更一分担忧。

“李将军,我们即刻去见皇上,这个时候一定更要坚持到底,争取一鼓作气逼退辽军,夺回我大宋失去的所有城池,扬我大宋国威。”提议,显然有些亢奋激动,天知道这个时候的这个消息都多震撼与及时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