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如来醒悟过来,道:“不错!苦海苦海快走!”

只是此时已经迟了,那黑雨越下越大,哗哗洗刷大雷音寺。

只见黑雨之中,一众僧人均陷三垢、三火之境。

有的就地打滚有的抱肚大叫有的翻身乱跃有的仰天大笑。满寺尽是痛叫声、凄厉声、大笑声。

那七十二金刚也好不到哪去,有的脸色发青、有的脸色发白、有的发紫,五颜六色,各不相同。均双手合十,原地打座,口中喃喃不止,不是念金刚经,便是念楞严经。

剑如来横眉大怒,厉声道:“醒来!”

那一众僧人全然不闻,仍然陷入苦海中。这苦海包含人世间贪、嗔、痴三毒,一但陷入,哪有那么容易醒来?

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

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

便是说这贪字之毒,天下人何能舍之?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

唯识论也说过:“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这嗔毒于人间更难去除。

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

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可见这痴字之厉害。

但凡是人,生于世处于世,便需经历贪嗔痴三物。贪财贪色贪吃均为贪毒轻怒薄怒嗔怒也为嗔毒痴情愚蠢无知也为痴毒。

剑如来横眉大怒之间,也中了苦海中的嗔毒。眼前忽见恶人举刀杀害平民忽见狼群成灾患害良家忽见强人仗势欺侮弱者。他平生之怒火在这一瞬间全然爆发,血剑出手,冲到一处峰巅,胡劈乱砍。

以他这修为尚且中这嗔毒,其他大小和尚更是不堪,有贪色者在这一瞬间全然爆发,抱着大树胡天胡地有痴念权力者走到高处指点江山,忽然之间脚下一滑往山下摔落有想念家中老父老母者,忘了一切抛下僧衣僧帽往山下奔去。

凡七叶又惊又怒,想要出手却不知如何出手,拽住一个往山下跳的痴僧,拉住往屠浮塔上爬的贪僧,却抓不住往佛像下撒尿的嗔僧。

忽然见那浮屠塔第九层间,青火幽幽而生,不禁不想这一生只因犯了障,被称邪心魔佛,虽然一身法修为登顶巅峰,但因犯了障,始终不能臻至化境。

凡七叶幽幽一叹,叹息声中尽是痛苦悲伤。他往一株大树下一座,痴痴望着浮屠塔方向,喃喃道:“我之修为虽然通天彻地,却始终过不了那关,始终成不了真佛”

心情激荡之下,已经痴了。

古佛尊者眼见佛门临此灾难,个个陷于苦海之中无法自拔,仰天大笑道:“难道我佛门竟渡不过此劫吗?”

他想起此生所犯过的一件错事,不禁心情受震,失落至极。倚着一堵白墙缓缓坐下,满脸失落、悲痛之色。

此时古佛尊者、剑如来、凡七叶三人均在苦海贪嗔痴轮回中沉浸,何况其他佛门僧人?

那剑如来仿佛回到过去,回到自己未出家之时,回到自己尚是婴孩之时想起青年未出家之时,因为本地一名恶霸仗势杀人,他因怒斩之,之后逃亡之时,因此修佛一步一步终踏入佛界

他想起一生过往,时而微笑时而蹙眉时而凄哭时而沉默时而起身大舞时而又茫然无所。

剑如来喃喃道:“我这是为何?人生于世却是为何?我与天地间究竟是为何?”

指尖青火忽冒剑如来眼中渐渐有了光彩,眼瞳之中似有青火闪动。

“世界无光,我心有光举目黑暗,我心向阳!”

剑如来双眼忽然生出青火,精光大盛,一扫之前茫然痛苦之色。

与此同时,浮屠塔第九层上的柳青阳精神一震,在火焰中醒来,双眼紧紧盯着青火之中一道火蛇,喃喃道:“积精累气,抱神守一心如青莲,净无尘埃!”

积精累气,抱神守一心如青莲,净无尘埃!

他双眼一睁,喝道:“青莲之火,为我心生,为我心灭!敕!”

一时之间,所有青火均退散而去。

那剑如来朗声道:“世界无光,我心有光!”

佛音发出,古佛尊者、凡七叶二人均是一震,悠悠醒转。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