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水运,沿着建筑线,先开辟出一条水渠,用浮船将住宅楼运输到位,在组合起来,而水渠就当做景观来利用。

第二种是铁路模式运输,铺设34条并行的铁轨,用并行的34列轨道列车来运输住宅楼。

第三种是在地面铺设一条钢棍传送带,将住宅楼传送到宅基地与地基结合起来。

运输实验室绞尽脑汁的设计了诸多的工具和设备,在一定重量的条件下,每一种方法都可以实现目标。做为技术储备是没有问题的,最后发现的唯一问题是,这与现场建楼没有什么区别,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上头要指定研究这种问题。

第二套是积木化建筑构筑物运输方案。

既,把8层建筑物,单独建筑好每一层,然后运输到现场在叠加在一起来,差不多每层建筑物标重在10001300吨之间,需要攻克的唯一难关是公路运输方式,没有哪一种轮式卡车或者履带式运输车,能运输这么大的长方体。城市道路能够承压但是高度和宽度都存在问题,公路上根本没法同行。

而三平一通的施工现场很容易出现地面承载不够的问题,能运输这么大建筑物的车辆自重就很成问题,而加上建筑物就更成问题了。

更理性的解决办法,就是进一步分割,把8层楼分解成,16个长方体,24个长方体更加容易运输,如果能进一步减轻重量就是更好了的。而这方面则是结构实验室和装修实验室的问题了。运输实验室能运输的部件越大,结构和装修实验室的麻烦越少,反之体积分割的越小,拼接起来就麻烦,而预先做好的装修在运输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问题。

机械实验室更郁闷,体积太大和体积太小都不利于建筑工厂内的机械设计,因为上级给定的目标是这更建筑积木模块不是固定在地上的,而是做好了可以来回整体翻滚进行开孔,打眼和贴墙等,一会是大模块,一会是小模块,机械设计实验室一件事情要做好几套同样类似的设计来适应大小不同的水泥框架和钢筋水泥长方体。

相比前面那些实验室的一头雾水,刘琳琳觉得自己更靠近真相一点,那类模型试验的更多一些,上级更关注的就是真实的目标,当然也有可能是障眼法。上面就是压根故意把自己的真实意图给拆分成很多种设想,然后让下面去做,来回兜圈子而已,至于怎么组合大概只有最核心的技术人员才清楚或者也不清楚,最接近真相的地方也许根本看不清真相。

刘琳琳现在就是如此。

一套全新的安装方案,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案。

相比那些1100的模型,这一套110的比例的15层楼模型的高度几乎要顶在2层展览厅的棚顶了,每节03米,高度达到近5米。而每一层楼的重量都重达1吨,整套模型15吨重,这还是整个模型轻量化的结果。

16根钢管混凝土柱做为支撑柱体,钢管顶部架上了横梁,成为龙门吊车结构。

第一层楼都先被钢管混凝土传送带送到龙门吊车底部,由16根钢丝绳拉到最顶层,成为建筑物的第15层楼。接着又一层分体楼层被传送带,送到龙门吊车底部,直接送到建筑物第15层楼的底部,成为第14层楼。

15,14,13,12,11,10到1,当最后3层楼被钢混传送带一次性的传送到龙门吊车的底部之后,密密麻麻的钢丝绳索开始逐个放松,整体建筑物逐层压实在一起。16根密布的钢管混凝土柱子只保留了6根与整体建筑物最后浇筑在一起,就可以完成最后的模型安装工作。

只不过这一步要等更上一层的集团公司的指示,而这几天还有重复这个过程,给来宾作为展示。

看到模型顺利的安装到位,仰望这个5米的混凝土模块大楼,方闲道觉得有点无聊,不为其他,其实有些事的确很正确,但是需不需要却不由的需要的人说的算。早应该实现的事情,却永远实现不了。偏要等到那一代人都死掉了才能进步到下一阶段。

一系列的模型测试表明,一栋8层高的楼,按目前的工厂化模式结构,14天就可以从下订单到最终交工,11层17层的高楼的周期也不过是延长到21天。

建筑成本要砍掉1/3,甚至更多,但是盖一栋楼最终能决定的确实由“执照”来说的算,来由规划说的算。并不是土地和段价值值钱。而是市场被桎梏的如此紧密,不值钱的水泥、钢筋、玻璃,还有人工能买上如此高的价格,工业技术和金融技术持续的落后而已。

现在工业技术和金融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爆发时期,工业要进行40革命,而金融泡沫也崩溃,要集中资源到工业技术40革命上。还死抱着土地财政和地产经济无法转型的经济组织只不过是想榨干最后能榨干的一切吧了,最后跑掉做个寓公,回忆起自己坑爹的往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