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关西分校正式开学
次日是六月初四,拜别了父亲大人、关东副总督尊远侯吴启爵等人及侯堂、侯昆、霍标等三位特别侍卫,我等四人即搭乘快船,自江户城启航,至六月初五抵达大阪市。将夜宿于大阪市宾馆。
六月初五傍晚时刻,快船抵达大阪市码头,关西副总督雄远侯龚东贤及特别侍卫李存信已在码头等候中,我等在雄远侯龚东贤、李存信的引导下进住大阪市宾馆。
六月初六一早,我等六人搭乘一辆马车,自大阪市至京都市,路上我与关西副总督雄远侯龚东贤同座,一路聊天,同时藉以交换看法并了解关西情势。
自从德川家康开设江户幕府,日本武士即群聚于江户城及其周遭地区,因此关西的情势比较单纯。由于有京都市,关西地区文风鼎盛,京都市拥有相当丰富的历史遗迹,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镇。
至于大阪市因其临海的地理位置优越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它曾是日本经济活动最旺盛的都市,也是日本最重要的产业都市,人口数曾经一度超过江户城,所以人们目前将大阪、京都和江户并称为三都。
中午吃便当,由于有小炭炉加温,天气又回暖了,吃起来舒服多了,李存信说道:标准的日本便当装的饭菜都比较少,这是我们特别交代加量的,饭量才足够吃一顿。
我说道:日本人习惯吃得较少,可能是因为人口太多,社会资源普遍不足,长久养成的习惯,因此日本人相对都较为瘦小,国家有责任让每个人都能温饱。未来人口慢慢调整,将部分日本人迁居到南洋人口稀少的地方,藉以改善生活条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渐渐趋近于一致。
接近傍晚时刻,马车抵达京都市行馆,我的行馆改到原来京都市行馆的内院,雄远侯龚东贤听从我的劝告,将关西副总督府的主管们都搬到外院办公,与原来的副总督府只是一墙之隔,并不会造成不便,但豪华气派多了。
我的行馆就是原来的卧室,经过改装之后并不觉得窄小,反而感觉得温馨舒适多了,而且它是个独立的院落,四周都是矮树丛,私密性也够。侍卫的住处就在对面的近处,只有几步之遥。
一到行馆,兼关西分校主任李谋已在客厅等候中,见礼后李谋说道:关西分校已经报名完毕,中华青年营、中华少年营各有168、164人报名,早期中华移民比日本人略多,女生偏少只有三成,现在因刚报到完毕正在安置中。
我说道:如此很好呀!这样语言的学习速度将会有改善,你们教职员的压力就较小了。至于女生偏少,这是社会风气使然,只能看能不能慢慢移风易俗改变观念了。
在往后的两天里,除了睡觉我等都跟同学们在一起,老实说,上这样的课非常辛苦,人类发展出不同的语言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关西分校与关东分校相似,只是关西分校早期中华移民子弟略多,情况还稍微好一点点。
次日是六月初九,告辞了关西分校全体教职员学生,我等四人与关西副总督雄远侯龚东贤及李存信一同搭乘马车,自京都市至大阪市。将夜宿于大阪市宾馆。
一路上我与关西副总督雄远侯龚东贤同座,我说道:京都市位于京都盆地的北端,东、北、西三面环山,林木苍郁,层峦迭嶂,风景优美,但气温稍冷。
南面距离大阪市将近100里则是渠道纵横、气候温和、沃土成片。过去这块地方是诸大名的领地,缺少开发,今后应协调各地主,统一开发、连结现有的供水、排水渠道,将可以成为日本的大粮仓。
次日告别了雄远侯龚东贤及李存信,我等四人搭乘快船,自大阪市启航,八天之后至六月十七日抵达新达市。夜宿中华兵工厂宾馆。
经过了八天长途旅行之后,六月十七日傍晚快船抵达新达市中华兵工厂专用码头,我等四人下船后,我依照惯例去接芳兰下班,请黄队长等三人先去宾馆休息、看家人。
世中看到我俩回来高兴地扑向芳兰,嘴里叫着妈妈…妈妈…,还不忘叫了一声爹爹,这个做爹爹的没什用,但是爱他分毫不差,他应该会感受到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