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站在薛家营大校场的高台上,身着猩红战袍,上裹黄金锁子甲,头戴金盔,上缀一颗赤缨,腰悬承影剑,肩挎震天弓,手执方天麒麟戟,坐骑是一匹红马号称赤炭火龙驹。
炫新的外装陪衬着190公分的身高,将眉目清秀、齿白唇红、细腰乍臂的英俊形象彰显得更加光辉。
大校场的高台本属大宋朝前殿前都指挥使薛世三,薛世三曾经站立高台上号召、训导家丁家将昭示庄客、庄勇们苦练武功保家卫国,可在今晚上这座高台属于薛家军的新统领郑爽。
郑爽实际年龄三十有二,看上去却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半个时辰前薛世三将薛家军的指挥权禅让给他。
郑爽也没有推辞,责无旁贷地走上高台向即将出征的120名薛家军将士发号司令。
一个时辰前,郑爽在湋河湾的枯井中得到薛家先祖薛仁贵的方天画戟回到薛府后薛世三又将老祖的另外两样兵器震天弓和承影剑赠予他。
震天弓是薛家先祖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兵器,和方天画戟、承影剑一样为大唐帝国建立过不朽功劳。
公元661年,薛仁贵率领唐军在燕然山与突厥军队相遇两下里立刻摆开决战的阵势。
突厥是荒蛮方游猎民族,以强悍善骑而著称素有弯弓射大雕之风。
突厥首领和利可汗号称“天山射雕王”,见薛仁贵率领大军远道而来想给唐军一个下马威。
两军很快展开战斗,和利可汗精选了十几员骁勇强壮的将士向唐军挑战威震草原的元龙、元虎、元风三员骁将出现在薛仁贵前面,虎视眈眈地似乎要将唐将一口吞掉。
薛仁贵镇定自如,瞅准时机搭弓射箭“嗖嗖嗖”连发三箭,将元龙、元虎、元凤射下马去。
突厥将士一下吓破胆子,逃窜的逃窜投降的投降,薛仁贵驱动大军秋风扫落叶一样将突厥军全部歼灭西域境内全部平静,民谣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承影剑是薛仁贵的三大兵器之一,铸于商朝是一把精致优雅的剑,薛仁贵征东时黎山老母所赐。
民间对承影剑有不少故事:说远古时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剑身,但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
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间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
再次浮现的承影剑被一双大手捧着,大手扬起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
天际间有轻轻的“咯嚓”声响起,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
平展凸露的树圈年轮,昭示着岁月流逝的久远久远万古的大树却被承影剑在不经意中活生生斩断。
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
黎山老母何处得剑没有记载,打那薛仁贵从老母手中接过承影剑后得欣喜若狂睡觉时也枕在枕头下面,后来用承影剑斩下东辽国元帅盖苏文的头颅。
承影剑是短兵器中的翘楚,方天画戟是长兵器中娇子震天弓却是天赐圣物,一弓在手说射敌将鼻子绝不会射到眼睛上去。
薛家老祖薛仁贵凭借方天戟、承影剑、震天弓打遍天下无敌手,奠基了大唐盛世289年江山要不是贼配军安禄山叛乱,大唐盛世恐怕还会延续。
安绿山叛乱时方天画戟不翼而飞,承影剑和震天弓却被后辈子孙埋藏地下得以保全郑爽的到来使三件兵器重新聚集。
天意如此,薛世三也不能违背举行了一个简单仪式将三样兵器赠予郑爽,又任命他做了薛家军新统领。
薛家军不是朝廷禁军,是在薛府家丁卫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犹如后世岳飞的背嵬军,给养得由自己筹备应该说是一支私人武装,但私人武装在外敌压境的前提下照样得上战场杀敌为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