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张苦瓜脸。

“旬休时去县里一趟吧?”徐彻收拾好东西,随口问了一句。

狗剩的眼睛溜了一个圈,嘿嘿笑道,“是我们几个吗?”

别看他们平日里各种搞事,但是他们也没有出得村子几次。就算去县城也是有人带着的。

几人很兴奋,觉得几人一起去挺好的,没有大人看顾,多自在啊。

徐彻给他们泼了凉水,轻飘飘地说:

“我会叫我阿爹一起来。”

“啊?”几人懊恼一叫,“阿叔现在多忙啊就叫阿叔,就买买书本,我们自己可以的。”

徐彻对这事倒是异常坚持,古代走丢几个小孩子很常见,这是个可以买卖人口的时代。

索性他们也知道这是为他们好,虽然有些遗憾,但是还是乖乖应了。

出了学堂,几个人分道扬镳。

大毛家和铁柱铁栓家就在村中心这一块,走两部就到,狗剩家在村里更深处,徐彻现在的家在村口,他们两个背道而驰。

村口原先是没有人家的,有的只有几亩荒地。徐大河当年分出来没有在村里更深处找个庄子盖房子,而是跑到了村口。

虽然说村口离上山更近,但到底距村子有段距离。

当时里正劝过他,他依然坚持,就把荒地给他了。村口荒地一般没人要,种上庄稼也收不了多少,盖了房子也因为脱离村子而没有安全感。

徐大河要了两亩荒地,两亩可不多,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两亩合起来才将将有现代的一亩大。

徐大河家只要用了一亩盖房子,所以才显得院子特别小,种了三分蔬菜围了一个猪圈就没地方了。

其实另一亩用土坯围了一个院子,与这侧的屋门呈个“日”字。从厨房开了一个门将两个家连起来了。

别看正院这么挤巴巴的,另一个院子可是空荡得狠,就棚了一个草棚放满了木柴。

徐彻到家的时候徐大河已经做好了饭了,徐彻和他打了个招呼回屋放下书包,就出去院里洗手,徐大河也过来一起。

院里还打了一口井,毕竟离村里有些远,从村里掂水也麻烦,徐大河一个人也不用省那钱。

本来饭前洗手这项程序以前是没有的,徐彻穿过来后特意和徐大河强调的。

毕竟,作为一名医学生,可是知道这手上有许多细菌的,这古代,要是一个不小心得病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不单单是洗手,还有勤洗衣服勤洗澡,勤打扫猪圈,不喝没烧开的凉水,每天早上漱口等等,徐彻都着重地和徐大河强调了。

徐大河虽然感觉很麻烦,但是自家儿子这么严肃的说这些事,他还是照着儿子说的做了,能让自家儿子开心不怕麻烦。

徐彻和徐大河洗过手就回堂屋吃饭了。

徐彻趁机和徐大河说了自己的打算。

徐大河倒是很诧异。

他可是了解走科举这条路有多么困难的,家里可是还有一个读书种子呢。

不是徐大河打击自家儿砸,那他四弟从入学堂开始就勤勤恳恳地读书,每次都能拿个上回来,这才险而又险地过了县试府试,今年沉淀一下明年继续考院试。

儿砸现在都十二(虚岁)了,现在才开始读书,也太晚了。

村里只有上一辈的徐夫子考上了秀才,他这一辈儿的一个人也没有。

“儿砸你可不要想不开跳进苦海啊!”徐大河忧心忡忡劝到。

徐彻:……

徐大河想到了什么,“是不是我前几天提到给你娶媳妇的事儿?我再也不提让你娶媳妇的事儿了!”

徐彻:……

倒也有这方面原因。

徐彻艰难反驳:“阿爹,我只是觉得读书是条出路,我想试一试再说。”

徐大河虽然还是不怎么看好,但还是支持自家儿砸,“儿砸你想走这条路就走吧,咱家还是能供得起你的。”

“考不上没关系,以后我养你。”

徐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