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华兴科技集团公司自身在核电池技术上取得重大的进步,李如松带领的技术团队也是没办法将这款航天器给做到这么小的,如果没有这套电池系统,航天器的体积重量至少要放大到十倍不止,那差不多要超过两百吨的重量体积,这个需要华兴科技集团公司自己设计开发超大型的火箭系列将航天器捆绑固定在火箭外面才能发射上去。

这个方式实在是太耗钱了,杨杰不喜欢这种这种方式,所以在核电池技术上下重注,终于是用各种技术手段将核电池的功率密度提升到了满足自身需要的程度。

也是因为不用担心航天器的电能不够,所以负责研发磁聚焦电弧发动机的技术部门也是搭载了多套上百千瓦功率的发动机,这些发动机的单台最大推力可以达到十多牛的推力,这个已经是现阶段推力最大且效率最高的电火箭了,超过了米国那套世界上最大的霍尔推进器3。

这个主要还是华兴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技术研发团队和国内的科研所联手进行了各种技术合作,开创性地研制出了这种磁聚焦电弧发动机技术,让推力提升到了米国同类产品的两倍以上!

这款航天器上全面改为了电火箭,主发动机包括了四个动力模块,同时全功率启动最大的推力超过了六十牛的水平!

虽然说这个水平比起国内大型卫星上普遍使用的化学燃料主发动机近五百牛的发动机系统要小得多,但是这套电火箭的推力用来进行轨道调整已经是够用了,因为电火箭系统可以长时间进行工作,而且电火箭系统非常稳定可靠,可靠性要比化学燃料火箭发动机系统高得多。

玩电火箭系统玩的最好的是米国和苏修,其中苏修方面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将电火箭装在卫星探测器上,用于稳定姿势,这中间差不多使用了两百个以上的电火箭系统,部分至今还在服役,也没出过什么问题。

欧洲方面差不多是在苏修解体后才和大毛方面开始组建合资公司开始研发电火箭,开始全面在自家的航天器上搭载电火箭,电火箭方面的产品技术才开始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卫星产品上开始迅速推广。

其实这些年当中电火箭系统也是挽救了不少的航天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这些航天器搭载的化学火箭发动机系统出现故障,最后靠电火箭长时间工作将航天器强行给爬升到预定的轨道高度。

现阶段来说,使用化学发动机的航天器从发射到定点就位只要一周或两周时间,但使用小功率全电推进的话,差不多要耗费数个月甚至十个多月的时间。

而现在华兴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这套高功率电火箭差不多可以将时间缩短在跟化学火箭发动机差不多的时间。

米国的那款3高功率电火箭功率达到了上百千瓦,不过一直被诟病为好看但不实用的白象产品,但是这次华兴科技集团公司却是利用核电池系统技术将这么高功率的电火箭变得非常实用起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