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某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根据薛某的了解,太原城内使用机器设备生产的厂子、煤矿有六十八家,日后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这一点,相信葛兄也必会认同。”
葛啸天不置可否。
但他眼眸中明显掠过了一丝惊讶。薛念祖竟然将太原城内有多少家使用机器的厂子都查了个一清二楚,这说明他并购电厂的行为并非一时心血来潮。
“这还只是太原,放眼山西全省,数目更大。现如今各家都自备发电厂,供应自家使用,代价高昂。而若能有公用电厂供电,相信谁都不会再自建电厂了。”
葛啸天冷笑:“你说的这些,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你可知道为什么昌盛电厂还是会破产倒闭,而山西商界也无人肯接手这家电厂吗?根子就在于整合各家难,市场推广难,远程供电至少以当下的技术无法实现。”
薛念祖笑着反问:“洋人能做到的事情,咱们为什么做不到?技术的问题,可以引进西洋人的技术,远程输送的问题,可以通过官府的倡导推动而解决。譬如在北平、上海这些大城市,葛兄说的这些还是问题吗?山西有山西的现状,但如果我们因为艰难就不去做,山西的电力供应何时才能起步?没有电力供应作为支撑,工业兴国是不是一句空话?”
葛啸天被薛念祖反问得哑口无言。
“当然,这很难一蹴而就,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葛兄所言电厂三年之内难以盈利的观点,薛某是认同的。但一时不盈利,不算什么,我们做人做事要放眼长远,尤其是供电关乎国之命脉,长远而言,经营电厂所得之利益必将十倍百倍于今日之付出、之投入。”薛念祖挥了挥手。
葛啸天撇嘴:“那是以后的事情了,我就怕你的电厂坚持不了太长远。”
薛念祖又笑了:“我还有一个问题请教葛兄:既然供电不赚钱,接管这家电厂摆明了是赔本的买卖,那么日本人为什么还要不惜耗费重金进行收购?”
葛啸天呆了呆,日本人为什么并购的问题他还真是没有仔细想过,薛念祖问得有点突然。
“日本人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路人皆知。日本人宁肯花高价赔本经营电厂,图谋的无非还是长远,想要掐住咱们的经济命脉。葛兄,可以试想一番:若五年后、十年后,山西的电力供应牢牢控制在日本人手里,咱们的民族工业处处都要仰日本人的鼻息才能生存,你我将情何以堪?”
薛念祖拍案而起,声音凛然:“薛某人无法坐视日本人的阴谋得逞。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若将运昌隆这两年营运所得之利润,拿出来为国为民出点微薄之力,薛某又有何吝惜?我觉得值了!如此,葛兄还要嘲讽薛某此番是为了沽名钓誉吗?”
葛啸天脸色一变。
“薛某接过这家电厂,已经做好了数年不间断投入的思想准备。而且,我还意欲尝试在太原推广民用的电力供应,哪怕是赔本供应,我都心甘情愿。只有让太原城的普通百姓受到电力供应的实惠和好处,供电才能得到坊间的响应、官府的支持,才有可能大面积推开。到了那时,太原城内夜间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机器轰鸣遍地开花,何愁工商不振兴?”
“葛兄才识过人,学贯中西,精通商道,可愿意帮薛某达成这等夙愿?!”
葛啸天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微微涨红,他长身而起,深深凝望着薛念祖,尔后,长揖下去:“薛东家的见识、境界、格局远超葛某,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承蒙薛东家厚爱,若你能坚持今日所言、不为一时盈利而论短长、甘心为开启民智和实业兴国做铺路石,葛某必愿意追随君后,效犬马之劳!”
“一言为定!”
薛念祖哈哈大笑,上前去紧握住葛啸天的手:“薛某与葛兄虽然初次谋面,但一见如故,志同道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