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沿海一带,当地风俗历来好巫尚鬼,闽人多信鬼神之说。

大清光绪十年十月的一天,莆田县湄洲镇迎浪酒楼,二楼一扇窗户尚开着一缝,透出一条昏黄光影。夜风习习,深有寒意。

远远听到镇上打更人“咚!咚!”,“咚!咚!”……已是二更时分,四下里除了浪拍堤岸的声音,万籁俱寂。

窗前是一张酒桌,四面各坐着一人,桌上摆着一壶老酒和几碟牛肉,蚕豆,鱼干,花生等小菜。

靠窗上位坐着一位四旬左右的男子,一张国字脸相貌堂堂,他复姓南宫名海晏,是大清前锋营右翼统领,一等伯爵,正一品官员。

他左侧位置坐着长身俊雅的公子哥,名叫燕南迁,官居刑部侍郎。

右侧坐着的青年汉子则黑脸怒目,姓田名冲,刑部督捕司郎中。

下首坐着一名文雅书生,名叫柳濡沫,吏部员外郎。

四人是结拜的异性兄弟。

一个多月前,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半个时辰内致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此事震动整个朝廷,光绪帝大为震怒,京城派了很多官员来福建调查,这四人都在其中。

平时公务繁忙,少有机会能够四人同聚,这回机缘巧合,兄弟四人便相约在迎浪酒楼碰头,特地选在深夜时分,给了赏银将店家小二都支开休息。

此时,柳濡沫正问南宫海晏和燕南迁:“大哥二哥,你们查访的古尸回魂的事到底是真是假?”

燕南迁一扬剑眉,抢先道:“我和大哥办完差事,分别到各处找人细细问过,乡民们都说,这古尸回魂呐……的确千真万确。”

田冲和柳濡沫都惊讶地“啊”了一声。

燕南迁接着说:“昨日我按约定的时辰,在村口和大哥碰头后,一起去了那地方。到那一看,一排九间连屋大院子,院子里已有五六十人,有的瘫坐在地上,哎呦哎呦呻吟不止,有的是被家人用门板抬着来的,看情形都是病入膏肓。院里搭着一座小戏台,台上放着一只棺材。”

“我和大哥等到天色见暗,才从屋内走出两个小道士,点上火把,合力抬开了棺材盖,棺材里白烟滚滚升起,慢慢站起一具干枯的尸体……”

燕南迁说到这停了停,田冲灌了一口酒叫道:“他娘的,这么邪门?二哥你别吊我胃口,痛痛快快一口气说了。”

燕南迁继续道:“那尸体缓缓走出了棺材,头颅来回看了看院子里的人。那些乡民全都跪下忙不迭磕头,嚷着‘尸神爷爷,救救小人一命。’我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番,确实是具风干透了的尸体无疑。”

“尸体伸出手一指,一个全身缠满布条的男子欣喜若狂,边叫着‘多谢尸神爷爷救命’边扯身上的布,露出了满身的烂疮,里层的布都已黏在了皮上,一扯开来,血水脓水直流。那男子痛得直发抖,哭叫着说‘半个月前,小人不知道撞了什么邪,得了这怪病,又痛又痒只想一头撞死算了,求求尸神爷爷可怜救命哇……’”

“尸体慢慢点头,举起右手,一个小道士往它手上放了一支笔,另一个小道士拿出张黄纸,尸体在纸上画了道符,小道士走下台子,把符给了男子家人,嘱咐道‘子时过后,听到第一声鸡叫马上烧符喝下’那家人千恩万谢,拿出一包银两给了道士,道士往手上颠了颠又上了台。余下的人更是争先恐后地磕头叫救命。”

“这时大哥跟我使了个眼色,他便趁着混乱悄悄往戏台后面走去……大哥,后面的事请你来说。”

南宫海晏略一沉吟问几人:“我早前在京城便听人说过,闽南一带有一种叫‘嘉礼’的东西,各位兄弟可知是什么?”

田冲“嘿嘿”笑着说道:“家里的东西,那不就是婆娘嘛。”

听得三人忍俊不禁一阵大笑,柳濡沫笑着一敲扇子说道:“大哥说的‘嘉礼’,是否便是提线木偶?”

南宫海晏赞了一声:“四弟果然见多识广,提线木偶戏本就起源于福建,闽人最攻此技,民间精技者甚众。我一看院中的台子,便早已疑心。”

“后来趁着混乱翻到戏台顶上,轻轻把瓦片拉开一条缝一看,果然里面小小的空间挤着四个汉子,每人时不时地伸手往空中抓来抓去,原来房梁上吊下许许多多细不可辨的鱼丝线,这四人挤在一团,八只手不停翻飞却互不碰撞,实是极精技艺。”

燕南迁接道:“想来这伙人故意起了个戏台,教那尸体和众人离得远远的,又特意等到天黑,加上丝线又细,教人根本看不出破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