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傍晚,李察把缠了自己一个下午的薇薇安从书房送走,回到椅子上坐下。

薇薇安走的时候,还有点恋恋不舍,下午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谈话,让受益匪浅。

不过是现代商业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理论而已。

李察的面前一屋子的人,管理层全部都到了。

爱芬博格汇报了城外驻扎军队动向。

一天下来,除了派军需官到镇上购买粮食,杰里就没有任何其他的行动。

鲁尼汇报了流民登记的情况,这500人被安排到城外扎营,明天再搭建临时住所。

两人汇报完毕之后,李察开始安排李察镇的重建工作。

一个个计划被提出,众人讨论之后,形成文件,责任到人,分头执行。

重建工作,千头万绪,会议的时间持续的很长,艾莉婕实在是忍不住困意回去睡觉。

侍女添了最后一次茶水,漫长的会议结束,时间也到了凌晨一点。

众人一脸兴奋行礼告退,李察也撑不住,回到卧室躺下就睡了。

。。。。。

第二天中午,刚起床的李察走到书房的阳台外,看向李察镇。

此时的李察镇,就像冬眠动物开始苏醒。

街道上到处都是人,就像行军的蚂蚁。

李察镇所有的居民都行动了起来。

军营外面,围满了来想加入卫队的男人,一个上午,爱芬博格就招募两百人。

小部分是镇上的青壮,大部分是闻讯从乡下赶来的。

战争的威胁无处不在,就连农村都不安全,不少村民拖家带口,进了李察镇,寻求庇护。

卫队招募的人数,是爱芬博格和李察昨晚定下的,正好是缴获战利品的数量。

两百人被分成了20个小队,队长由资历老的卫兵担任。

巴顿因为在训练中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为队长。

政务大厅的门口也排起了长队,盐场的规模要扩大,需要大量的人手。

镇上的居民,除了想参加卫队的,但凡有点空闲的,都来了。

一个上午过去,鲁尼在十几个住手帮助下,招募到了300多人,送到盐场,交给了马克莱莱。

而城外的500流民,人手一把铁锹,在米开朗基罗的带领之下,出城来到普尔斯河边。

米开朗基罗给李察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矮人除了是天生的铁匠,还是建筑专家,为此李察特意成立了一个部门。

工程部,由米开朗基罗领头,负责李察镇的建设工作。

海边的盐场,经过米开朗基罗专业修改后,规模扩大了十倍,布局也更加合理。

李察镇的重建,不如说新建。

在米开朗基罗看来,李察镇现有的格局太小,潜力有限,不如在城外新找一块地方。

众人商量之后,李察镇西面,靠近普尔斯河的地方,正好有一大块空地,差不多是现有大小的十倍。

建设的图纸很快也很被设计出来。

两纵两横四条马路,把整个新城分为九块。

位于最中心的是商业区,在李察的计划中,所有商业活动都在这里展开,将是李察镇以后最繁华的区域。

商业区的右边,靠近老城区,是政务区,所有官员都在这里办公。

商业区的左边,是教育区,李察的计划建一所学校,从小学到大学,为领地的孩子提供免费教育。

教育区的下方,是李察新的城主府和主要官员的住宅区。

城主府的建筑规模,没有扩大多少,但靠近普尔斯河的一边,李察划出了2000多个平方的空地。

领地的事情越来越多,李察没有时间去小山谷训练,这块空地,就是拿来联系武技和魔法的。

城主府的右边,是卫队新的驻扎地,随着领地人数越来越多,卫队的规模也会扩大。

而且靠近城主府,有任何异动,立即可以反应过来。

剩下的区域,就是领地居民的生活区和住宿区。

至于城墙,作为一个现代人李察并没有考虑。

为此爱芬博格还争论了好久。

米开朗基罗带着十几个矮人,很快就画好了马路的标记。

每条马路的宽度,都达到四十米,中间的十米,在李察的计划中,是来栽种绿植的。

500人流民,拿着铁锹,开始动工,扬起的尘土,李察从阳台上都能看见。

。。。。。

作为一个酒店出身的职业经理人,城市建设离李察太过遥远。

所谓隔行如隔山,无论是从规划,还是图纸,建筑材料、建设工艺,李察都一窍不通。

房子地基的如何打造都不懂。

更不要说复杂的城市下水道建设之类的。

好在李察有一台随时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

现代的建筑理论、图纸和基本的材料生产工艺,随时可以搜索到。

但要把这些些资料和图纸用笔记下,然后在交给米开朗基罗实施,没有个两三年,根本不可能做到。

李察还不会画图。

这些困难没有难倒李察,他最擅长的,就是思考和行动。

突破魔法学徒,精神力大幅度增长之后,李察就开始不断探索精神力其他的作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