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周译来说,从一开始他就不可能把柔性玻璃的技术卖出去,虽然他还挺想卖的,毕竟这东西卖几个亿应该没什么问题,拿着几个亿逍遥自在,回头再搞点技术,每个都拿出去卖,轻松自在,想想都爽。
只可惜,这种生活无法属于他,因为...狗哔的系统。
这两天做实验,科研值确实是涨上去了,但声望值和成就值却没有什么变化,今天柔性玻璃在热搜上都挂了这么久了,声望值和成就值还不动,这就让周译很慌了。
而且科研值的涨幅跟他猜想的一样,当江一在做实验的时候,科研值也涨,就是涨的比较少,可当他自己去做实验的还是,科研值的涨幅差不多是之前的十几倍。
这就意味着,自己在科研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或者参与方式应该是会影响到科研值的。
而且这让周译意识到一个很操蛋的事情,自己以后还不能雇团队帮自己搞科研了?啥都得亲力亲为?
所以声望值和成就值会不会跟自己的参与也挂钩呢?周译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技术一旦卖出去,理论上来说技术就不是自己的了,那么之后的引用度和正反馈还会不会给自己加分呢?
周译不敢赌,因为现在声望值只有381,成就值只有356了。最多也就撑一个月的时间。
至于刚才故意怼他们,主要是为了实验一个东西。
其实像刚才议论的话题,在周译看来怎么说都有理,还是那句话,周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就是万物可杠。
尤其是系统之前每周还会给周译一个辩题让他自己跟自己去辩论,然后系统会做裁判给这场辩论打分,90分以上就算是过了。
而在长期的辩论中,周译没有感悟出真理越辩越明,他只是感悟到了哪他妈有什么真理。
唯一的真理可能就是没有真理。
所以,这种训练带给周译最大的帮助反而是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说出对应的话,就像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并不是真的想要让企业家去认可他说的话,他的目的,是为了仇恨值实验。
而这次实验的结果,他还挺满意,因为外面就这么点人,他居然收获了将近一万的仇恨值,而且周译有理由相信他的仇恨值基本都是来自于现场那十几二十来个让企业家带过来的科研人员。
之前李国华的高仇恨值就一直让周译猜测一个事情,是不是非常努力想得而不得,却看到自己得到乃至轻易得到的人,就会爆发出更高的仇恨值。
像之前自己高考带给了很多人仇恨值,但仔细想想,有多少人高中是真的奔着高考状元去的呢,有多少人是奔着749分去的呢?
其中大部分人在面对周译这样的天才时,也就是羡慕一下,但知道不是一类人,自己也从未想过要成为这样的人,也就那么回事了。
但对李国华来说,他的仇恨是有特定事件的,那就是他花了这么多年去研究玻璃材料,去研究柔性玻璃,一直都没有什么突破,结果眼睁睁看着周译几天就搞定了,就好像是做了个初中实验一样简单,他内心的情绪,是更复杂的。
而刚才周译做了两个实验,一个是直接与康宁的对话过程中,他第一次收到了单次超过500的仇恨值。
第二就是他故意提到科研人员所谓的一心一意只做科研只是因为能力不够罢了,很显然,真的是以科研为乐的人,绝对是极少数。
在企业搞科研的人就更少了,这些人是经历着周译所说的重商轻研的,所以当周译把他们的痛点点出来并让他们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技术时,他们的仇恨值出现了,而且很高。
越想得而不得,自己却可以轻易得到的情况下,仇恨值越高,周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从后台离开后,周译就不管里边的情况了,在回宾馆的路上,他开始考虑怎么筹钱的问题。
柔性玻璃这种产品不像软件,就算手里有了技术,可真的要把它生产出来,需要成熟的流水线,需要工厂,需要工人,一个柔性项目的生产线,绝对不是自己现在手里这90多万可以搞定的,加个0都不够,加两个0都只能算是小打小闹。
像康宁那种企业的工厂设备,都是上百亿的投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