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宋军终于在宜城与蒙古大军相遇。
元军战马多,行军快,他们抢先一步抵达了宜城,占据了这个小县城。
不仅是小县城,六万多蒙古大军铺天盖地的占据了宜城以北的广大地域,在方圆五十多里的原野上建立营盘。
这次,阿术元帅再也不敢轻忽大意,他手下的蒙古族士兵驱赶着各族仆从,在宜城周围学着宋军的“陋习”,建立了坚固的营寨。
而宋军缓缓推进,在宜城以南十里的一片丘陵地带扎营。
这片丘陵地带有小河、有小山,复杂而高低不平的地势,对蒙古骑兵来说是天然的阻碍。
宋军在丘陵间下寨,丘陵山下遍布军营和帐篷,高高的箭塔耸立在山顶,能眺望十里方圆的各种风吹草动。
宋军扎营后,阿术元帅带着手下的将领们远远观望了一次,所有人都是脸色凝重。
阿术元帅不得不承认,虽然蒙古铁骑纵横天下,但大宋能够在女真、西夏、大理等众多国家中,坚持到最后,实在是很有点儿门道。
宋军躲在这营寨里,前后呼应、首尾相连,而且居高临下,可谓占尽了优势。
若是元军来攻,只怕要付出上万的伤亡,才能攻破营寨。
更何况,攻破营寨之后,也不见得能打败宋军。
阿术元帅已经得知,这江陵军与以往的不同,若是营寨被攻破,宁可纵火烧了这片营地,也绝不屈服。
在场的蒙古将官虽然有同感,但也不肯就此示弱,大家纷纷表示,宋军虽然善守,但要是出营搦战的话,肯定会被大元天兵打得落花流水。
还有人“献计”,说宋军固守,可以遣轻骑绕行敌后,截断宋军的粮草。
对于这种妙计,阿术元帅不由得凉笑一声,询问何人敢去劫粮?
在场的众将顿时鸦雀无声。
江陵军与以往任何一支宋军都不同:他们不但善守,而且相当狡猾。
无数元军的鲜血已经证明:劫粮是没用的。
且不说现在大宋水师溯江而上,为江陵军提供充足的粮秣——就算是宋军辎重从陆上运输又如何?
宋军后路到处是哨塔和烽火台,偷袭的元军刚出发,只怕就被宋军发现了。
到时候,劫粮的人少了,会被江陵军一口吞掉,劫粮的队伍人数太多的话,辎重和粮草都成问题,到时候自己没劫到粮,反而被宋军断了补给,饿死在郊外了。
所以决定胜负的关键,还是在两军堂堂正正的会战上。
……
阿术元帅在眺望宋军营寨的时候,吕奉先也在一座小山上看着那些蒙古人。
虽然没有旗帜或者羊毛大纛,但吕奉先看得出来,这是一群蒙古权贵。
尤其是那些蒙古人靠近到六七百步之外的时候,那些矫健的战马,一看就是价值千金的上等良驹。
吕奉先站着没动,他没有拿起弓箭射击,也没有命令士兵出营追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