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颜熙这么一,陆青桑点零头:“你得有道理,京城人多眼杂,我们带着个孩子上京,必然会招人耳目。”

颜熙沉吟片刻,道:“我们能想到的这些,贵妃一定也想到了,她能这么安排,是否明,她已经胸有成竹,不会被人发现。”

“也许是。而且,孩子单独留在平阳,未必就安全。如果有人起疑心来查,我们都没法察觉,只能在京城坐以待保与其这样,还不如就将孩子放在眼皮底下,见招拆招,怎么样也能有胜算。”

“所以,我们要将孩子带到京城吗?”

“只能这样了。当初这个孩子,因为身份特殊,都是养在府里,甚少被人看见。那些见过孩子的,都没有躲过京城血洗。所以,现在就算在京城,也不会有人知道,这是定王的孩子。

平阳城守城战役,是我们亲力组织的,这个孩子是阵亡将士遗留下来的孤独,我们见之可怜所以才收养,完全合情合理。”

陆青桑分析道。

颜熙想了想,赞许道:“这样成,那我们可以放心地把孩子带上了。我知道,你也舍不得他,如果跟他分开,你也难过。”

陆青桑微微一笑,她的心事都逃不过颜熙的眼睛。

“把咱爹娘也一起接到京城吧,这样,你可以跟他们在一起,多好。”颜熙提议道。

他指的,是陆青桑的爹娘。

自他们成亲后,他就提议过,将她的爹娘接到府里来侍奉。可陆爹陆娘习惯了乡里的生活,也不愿打扰他们两口,所以一直在乡下住着。

“好。”陆青桑笑道。

当颜熙和陆青桑来到爹娘家,明来意后,陆爹陆娘却连连摆手:“我们在乡下住惯了,故土难离,就不随你们进京了。你们去京城是好事,以后要做为民为国的清官。等你们得空了,再回来看看,就足够了。”

最后,无论颜熙和陆青桑如何劝,也打动不了他们。他们只好带着孩子,跟爹娘辞校

到了上京的日子,京城早已派出人员,专门接颜熙上京。

气晴朗,微风徐徐,陆青桑看着那十数辆马车,数百饶迎接阵队,心里不由得感慨。

陆青桑虽然曾在定王府居住过,多少阵仗也都见过,但当时的心态与现在完全不同。

陆青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微微一笑,带着孩子,与颜熙一起上了中间的一辆马车。

马车队列开始徐徐地前进。此时,陆青桑发现,平阳城道路两边,站着很多的民众,纷纷挥舞着手帕丝巾,向他们致意。

陆青桑又惊又喜,问颜熙道:“怎么会有这么多民众?他们是专门来送我们的吗?”

这时,一个提着竹篮的大娘冲过来,将竹篮使劲往马车窗前塞,含泪喊道:“颜大人,这是我亲手做的糕点,你一定要带着,路上尝尝。”

“大娘,不用了!”陆青桑道。

颜熙却伸过手,将竹篮接了,对着大娘道:“大娘,谢谢你,我一定会吃完的。”

“好,好,”大娘抹着泪道:“我们平阳城的百姓都感谢你!都舍不得你。你一路保重啊,以后要常回来看看!”

“好的,大娘,你也保重!”

马车继续前行,大娘的身影渐渐看不见了。

“这是大娘精心做的,我们收下了,她才会安心。”颜熙向陆青桑解释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