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人是最好管理的,也是最容易满足的,国家治理也最好治理。但是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建设与增加,人们最初的生活诉求就从简单的平安上生出了更多的后心态,如谁财富多了、谁财富少寥溢出观念。
然后就会溢出各种名利心,那些财富多的会生出显示心,攀比心、骄溺心、鄙视心等等。那些财富少的就会生出嫉妒心、争斗心、虚荣心等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建设,物质的变化和改造以及财富的增多,这些后溢出形成的各种心态会不断强盛。人就会忘记最初平安的生活诉求。
而后这些不好的心态就开始左右饶行为出现各种是是非非,出现各种矛盾。到这个时候国家对人民的管理就会很棘手,最初不用法律都能管理的事到这个时候连法律都没办法管理了。
当这些矛盾达到一定时期无法平衡的时候,战争就会出现了。随着战争将人们在和平时期创造的物质财富不断摧毁的时候,饶各种后形成不好的心态也就因为战争的苦难而慢慢消失。
这个时候人们就或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原有的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为了生存会相互依靠,相互依赖,其心态就又回到了最初简单平安的生活诉求。
随着和平的到来,物质财富就会又不断增加,饶后不好心态又会强盛起来,等强盛到矛盾不可避免的时候就又会出现战争。
所以人类社会在这种不限制后观念的自然循环中就是一个战争与和平不断交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循环状态。
过去宗教中战争和灾难时因为人们罪业过大才产生的,通过战争与灾难可以让人消减罪业,这不是人们所的迷信。
其实就是的人后溢出形成的各种不好心态生成与覆灭的过程。
其实,“寡”还不是发动战争的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不均”。这句话,古人早就过:“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要是“不均”,必然会引发战争。比如我国古代,中原地区的气候条件要好得多,因此物产相对要丰富得多。由于有这样一种对比,就造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垂涎,因此,他们总是想到南方来,战争也就因此产生了。
历史上金国皇帝完颜亮,由于读到了柳永写的望海潮,其中出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样的句子,完颜亮便十分仰慕这样的地方,因此就发动了战争。
有时候,战争还不是因为想要获得物资,甚至还是为了获得一种认可。西周在封诸侯的时候,对楚国很刻薄,只给楚国封了一个子爵。这让楚国一直不满意,于是不断发动向中原挺进的战争。目的就是要“问鼎中原”。“问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想得到承认,获得尊重。所以,战争也就由此挑起了。
为了解决“不均”的问题,古人想象出了一种“大同社会”所谓“大同”,就是“大家都相同”的意思,这也就解决了“不均”的问题。古代的农民起义者,多次提出“均平富”“均田免赋”等等主张,其实想要解决的,也是“不均”的问题。
……
“公子仁德,多以百姓为之,不以战为因,不以成为困,此乃不可言者也。”
日月先生传主公书清和子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