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启明不明其意,所以不敢乱说话,沉吟了半晌才说:“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你们这次去浙广两地征饷,不会和王政同随行,所以你虽然只是副官,可到了地方上却一言九鼎的钦差。”

“不和王大人同行是什么意思?”

“王政同负责浙江,你和左季同负责广东。这可是你表现的机会。”

“陛下,可这这么安排,不符合朝廷的规矩啊。”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可知我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臣不知道。”

“历年来朝廷征用饷银,下面经过层层盘剥,到了朝廷的手中便所剩无几。王政同属于浙党,在浙广两地人脉极广,征收饷银并不难,但贪腐之事也容易发生。让你们分开办差,目的就是杜绝贪腐。按道理来说,浙江和广东并不接壤,理应不该分到一起,也是出于杜绝贪腐。”

宋启明恍然大悟,说:“陛下圣明。臣明白了。”

“说说看。”

“我和左季同都是朝廷启用的新人,下去征用饷银不必受人情羁绊,不用照顾各种关系,而且只要秉公征用饷银,也能起到监督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能如数或者超额完成朝廷征饷,王大人作为总督察对人情故交的照顾也会有所收敛。”

“没错。”

“只是在都察院最大的关系户应该是在刘大人这里,他虽然坐镇京城,可为了照顾历年来的人情故交,完全可以越过王大人,左右我和左季同的决策。”

“所以都察院的尚书一职在你们下去之前,会由魏大人接手。”

“是那个魏大人?”

“魏藻德。”

“……”

宋启明不由的一愣,魏藻德要接手都察院,怪不得在门口遇到刘大人,他脸色阴郁对自己很不友好。

为什么对宋启明不友好?因为宋启明来都察院就是魏藻德举荐的,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宋启明是魏藻德的人。

“启明,你下去后只管好好办差,其余的什么都不要想,千万不要让我失望。”

宋启明信誓旦旦的说:“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负皇恩。”

朱由检点点头,端起茶盏品了一口,说:“你先下去吧,把王政同找来。”

“臣告退。”

宋启明施礼,倒退着来到门口,才打开门出了房间,告诉王承恩,朱由检要见王政同。

整个下午,朱由检在都察院单独召见了七八个人,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宫。朱由检回宫,众官员相送,然后才各自回家。

宋启明和左季同一起走出了都察院,左季同的情绪有些低落,因为朱由检召见了那么多人,却唯独没有召见自己。

作为南宁猴左良玉的儿子,论身世,论背景一点也不比宋启明差,可皇帝却召见了宋启明,不召见左季同,这其中必有深意。

宋启明也在琢磨这件事,左季同和自己一样负责浙广两地的练饷,足以看出朝廷对他的重视,但这种重视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只是做样子给在外统兵左良玉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