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没有教练在旁提神醒脑,大伙儿反而不习惯了。
左晓桓对凌纪安最为关心,问:“脚伤怎么样了?我看你打完那脚门就没怎么动,挺疼的吧?”
凌纪安摇摇头:“不重要,还能坚持。”
左晓桓看他如此坚决,也就不再多说。想起自己追近比分的进球,左晓桓知道可持续性并不强,下半场该怎么打,可能全队依然很迷茫。
和他一样,凌纪安顾不得脚上疼痛,也在冥思苦想破敌之策。
蒙指导在的话,他会怎么做?
他在大学生联赛赛后说的那句“我能教你的东西,全在这场球里了”,又是什么意思?
任凭汗水模糊双眼,凌纪安再一次极力回想东南海洋大学与岭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比赛情景,试图摸索出即插即用的有效办法。
是两翼齐飞吗?还是浅碟形中场?
可这都是11人场才能实施的战术呀,就算面前把左晓桓扯回来踢一个防守中场,那也凑不出一个碟子来。
两翼齐飞倒是有可能实现,但是怎么飞呢?是左晓桓凌纪安各打一边,当翼锋来用吗?这样中场防守谁来管?今日不设防?
还是索震和路峥两个边后卫顶上当边锋用?这听起来是比较现实的做法,问题是面对如此狠辣的对手,攻守均衡是必须秉持的原则,哪怕是要追赶比分,也不可轻易全线压上。两个边卫若无足够的往返能力,身后漏洞必然会被对手利用。你不能假想司徒琦这样级别的队员,对对方显而易见的疏漏置之不理。况且,对方两个边卫,孟钧是个非常难缠的角色,马立坤实力稍弱,也是年级一把好手,如左晓桓般的攻击选手,对上他们只有苦战。索、路二人脚法寻常,一不留神就要遭遇反噬。
即使他们打出争气波,两翼飞了起来,传中给项南就真的有效么?中间方宇开不是庸手,项南也并非毛治国。
蒙毅的话他早就反复咀嚼过,根本提炼不出什么新鲜的要义,踢来踢去,还是回到惯常使用的踢法最切实有效。
既然如此,蒙毅为何又要提到东南海洋大学与岭东石油化工学院那场比赛?这样看来,那场球又确实有他未曾传授的东西在里面……
凌纪安越想脑子越乱,只得强行关闭硬盘运转,回到眼前的局面来。
“下半场,我和晓桓位置前提,我们用最习惯快速短传渗透来打倒他们!”凌纪安突然站起来说,“如果局面还是打不开,索震和路峥压上,增加前场兵力。替补队员做好热身,随时准备上场应战。”
队员们大多也是这么想的,上半场最后那段时间,球队就是凭借这点老家当与对手斗了个难分难解,可能,也许大概,这就是对付司徒琦的最佳办法。
至少在当下,没有比这更容易上手和见效的好办法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