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问题是,他们之间地位相差的实在太大了。
荀家连次子都看不上景蝉芳,你还敢“肖想”人家的嫡长子?
况且这个嫡长子还不只是人家爹娘觉得好,而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好!
就算荀家最后能够扛住皇家的压力不尚公主,还有多少公侯之家等着他做女婿呢,自家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
免得到头来,暗地里的笑话变成明面上的,那笑话可就闹大了。
自己的女儿也会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将来的结局还不知道会如何不堪。
几乎可以预见的坏事,柳氏绝对不会让它发生。
所以接下来,柳氏又多了一件事情,就是张罗景蝉芳的婚事。
不过这件事情,暂时还是得排在买房和大儿子的婚事后面。
好在翻过年去,景蝉芳也才十五岁,说亲也不算太晚,正合适。
景蝉芳并不知道柳氏的打算,就算知道了,她也会安然面对。
因为她信得过柳氏的眼光,更准确的说,是信得过柳氏的人品!
以柳氏的为人,绝对不会随便给自己找一个歪瓜裂枣。
自己就好好的等着掀开盖头的那一刻,再认识自己的丈夫吧。
那种事情,其实还是挺浪漫的,满满的缘分呐。
买房的事情,景蝉芳就没有参与了,全是大管家董平去办的。
这种事情也没有姑娘家出头的道理,不然景家就会被人说三道四。
年礼的事,由于柳氏心情大好,精力格外旺盛,都不用景蝉芳帮忙,一上午就全部搞定了。
不光是对好礼单,而是派谁送礼、怎么送,都全部分派完毕。
要是放在平时,这些琐事,也要半天的功夫。
柳氏弄完这件过年最大的事情,又开始张罗给二儿子送寒衣的事。
这件事情,景蝉芳就没有再缩在后面了。
其实也不是缩,而是她现在的精力,都用在年终查账这件事情上了。
送给景兴诺的回信,在接到信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让“神行太保”李琦带回去了。
李琦带的可不只有一封信,不但景仲明和柳氏都各自单独写了一封,就连景蝉薇都写了。
和信一起带去的,还有一千两银票。
要不是景仲明劝说柳氏,说是怕带多了路上不安全,柳氏直接想让李琦带两千两。
小儿子第一次在外面过年,柳氏生怕他过不好,受委屈。
景蝉芳却没有想什么委屈寒酸之类的事情,又想建功立业,又想当贾宝玉,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不过她也不是一点表示都没有,比如这次带东西,她又加了一件特制的软甲。
景蝉芳并不知道传说中的金丝软甲是怎么做的,这件软甲,是她根据一些物理常识,让人用特制的丝线和金线一起织成的。
做成以后,景蝉芳让人试验了一下,只要不是强弩发射的重箭,就算不能完全挡住,也能让其失了准头,并且不会射进去太深。
但是对近距离的砍杀,作用就有限了。
景蝉芳怕景兴诺那个二愣子把这个当成刀槍不入的法宝,在信中反复强调这个只能作为一个普通的护甲来使用。
又对负责带东西的下人反复交代,耳提面命加信中嘱咐,想必他也就会当回事了。
景蝉芳忙完这些事,又把精力放回查账的事情上来。
虽说柳氏听从景蝉芳的建议,弄了两个核查小组轮流查账。
还有烟翠从旁把关,但景蝉芳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制度初立,不能留下任何瑕疵,绝对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而所有的账目,又必须在过年前算完。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赏罚分明。
挨罚的还好说,就是拖到明年也没什么关系。
可是奖赏不一样,过年,谁都图个吉利,让人家欢欢喜喜的抱着红利过大年,肯定比过完年后再补给人家效果要好得多。
所以景蝉芳这两天,一直抱着账本算得天昏地暗。
在自己家里,她就不用藏着掖着了,直接把之前定制的算盘拿出来,用珠心算飞快的算着。
跟整个缗州府的秋收账册相比,景家总共才有多少账?也就够景蝉芳算一天的。
多出来那两天,是景蝉芳想通过那些账目看出存在问题,或者说是找寻其中的规律,明年才好改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