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顾家,秦楚冬整理了思绪后,将整件事反复思索琢磨。

依照昨晚那黑衣人的态度来看,或许“买家”一方已经找到了其他货源。

或者说,就是林耀眀背后的这支货源。

他们是想绕过林耀眀交易,必要的时候,会直接除掉林耀明。

林耀眀若死了,那背后货源便又断了。

何况相较之林耀眀,“买家”的身份才更是难缠,所以当务之急是从林耀眀口中得到消息,可怎样才能让他将这事说出来?

更别说林耀明职位方便,想除掉谁都是动动手指的事。

秦楚冬想的办法说来简单,可却不一定能达到效果。

她想召集镇上百姓一同写一封请愿书,将林耀明告上京城,罢了他的官,再不让他祸害百姓。

其次便是禀告圣上查明此事,等上面派人下来问明缘由,总有办法撬开他的嘴……

若是不成,只能再想其他主意,总归是不能留林耀明为祸福来镇了。

当晚,秦楚冬便连夜写了请愿书,将林耀眀在福来镇所作所为添油加醋地写了下来,关于“福寿膏”的事,她并未明说。

只着重提了林耀明的不作为,她知道福寿膏的敏感性,写的越是隐晦便越是能触及当政者的神经。

只要派了人下来审查此事,便是成功了一大半。

翌日出摊,她便带了请愿书和笔墨,在几个婶子来买关东煮时将这事同她们说了一说。

只几个时辰,几乎每户都派了代表来签字,他们信她胜过信林耀明百倍千倍。

“秦姑娘,这字是签了,但这请愿书怎么才能到京里呢?”有人问。

“嗨呀!找镇上的人送出去就是了!”另一人嚷了起来。

秦楚冬不搭腔,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实则是在心里计着数:“一、二、三……”

“若是秦先生信得过,便由学生来送吧。”几个儒生打扮的青年将这事来龙去脉从头听到尾,这会便自告奋勇地上前接过这门差事。

秦楚冬等的便是他们。

江南来的文人雅客多半家中都有些权势,这几个更是其中翘楚,就算是京城也有亲戚是说得上话的,由他们送信,自是再好不过了。

秦楚冬本以为最多也就是能送到大理寺那样的审查机构,却万万没想到这信直接被呈到了金銮殿上……

“陈大人你说,这是一女子发起的?”

京兆尹陈敛被皇上单独在御书房召见,特意为了福来镇万民请愿一事。

“回陛下,确是如此。”陈敛蹙眉想了想,又补充道:“是臣家中子侄受扬州好友之托,要臣务必送到陛下手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