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真可恶,存心恶心人啊!
沈典毫无形象的瘫坐在牛车上,沐浴正阳,迎风伴随牛车跳跃在没有减震装置而颠簸的乱晃不止,有些难受的说道:“切,不懂欣赏的蛮子,咱跟你说的上么?”
“死小子,你别不识抬举,惹恼本帅对你动刑?”
“你舍得么?”
“混账小子,本帅给你一个选择。
第一,交代你瓦解七万大军的具体方式。
第二,策划进攻幽州的计划,让我军长驱直入。
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收服幽州全境,所向披靡的那种战策?
你自个选吧?”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一个都不要。
不过你也别生气动刀子,我可以给你说点内幕。
其实吧,瓦解七万黄巾军真心不难。
第一,你的七万大军,人心不齐,且被你下令冲锋城墙,去送死。
人人惜命,民众缺乏战斗能力与勇气,更怕死,更恐惧,战心也就沦丧殆尽了。
因此,他们就会为求活命而避战游走。
若是太守站出来,以朝廷大义下达布告,不追究民众协助黄巾造反之罪,只要他们丢下武器就既往不咎。
再以封赏策反民众反击黄巾军,并非不可能发生。
第二,号召世家联名发放粮草与宣言,给予民众粮草与种子回归家乡务农。
哪怕这是骗人的鬼话,只要煮肉煲粥,高挂城头一字排开,以民族大义,香火传承策反民众反噬黄巾军并不难。
第三,运用好像甄家那处粮仓,暴露几个给民众,就能当场引发黄巾军的哗变。
守城将士再伺机出兵冲锋,打着诛杀黄巾贼子的旗号,引领民众反击黄巾军,后果可以预见。
综上三条,三管齐下。
试问你尚未压服的民众,是不是会反弹黄巾大军呢?”
沈典漫不经心的解说,惊得周边的黄巾乱了阵脚,无形中避开牛车,生怕招惹程志远发火杀人。
其实瓦解七万黄巾大军没难度。
关键在于大义所趋,只要官府公布政令,减税救民,再给点种子与口粮的实惠。
以及破釜沉舟,公布粮仓的位置,不愁黄巾军不反弹。
须知这是最讲正统血脉传承,最忌皇权难犯,最恨世家盘剥压榨的时代。
只要官员代表朝廷给予民众实惠,以及给民众正名立足的希望,策反民众反击黄巾没跑了。
哪怕这些事都是假的,也能策反成功。
沈典不认为初始膨胀的黄巾军,多达数万之众,又缺乏约束与合理组织起来的团体,根本不具备齐心合力,团结奋战,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
而缺少精神支柱,缺乏希望与粮草活下去的人,不是疯狂之徒,就是麻木不仁与寻求活下去的人。
这种团体易于离间。
只不过官府不会向黄巾军轻易让步,世家权贵不会向民众低头,到是个难题。
但沈典认为这一切问题在死亡阴影下不堪一击。
当然了,沈典说这么多,可不是白费口舌,正在悄然无觉的策反黄巾军。
程志远越听越心惊,听到最后一身冷汗淋漓的,倒吸了一口凉气说道:“你小子说的不错。
可是那些狗官不会屈尊降贵,向民众低头认怂。
世家也不会破财消灾,让民众骑到头上撒野。
那么你的计策没用…”
“我只需告诉他们攻破郡城的法子,保准说啥都行,你信不信?”
“呃,你有轻易攻破城墙的法子?”
程志远捕捉到重点,原来这才是关键啊!
确实,若是让官员与世家子弟,知晓轻易攻破城池的法子,让他们舍财认怂都不是问题。
反正那些人事后又会变脸,变本加厉的找回来,不亏本。
沈典忍着牛车颠簸身子骨的酸麻,看都不看程志远一眼说道:“你猜!”
“我,哼,你最好告诉本帅,否则本帅就砍断你的一条腿!”
“切,没点新意。
你还不如想法给我准备一顶软娇,从细节上软化大才的心防,礼贤下士,赢得我的认可获取计策。”
“你小子还是不是男人啊?”
程志远眼见沈典摇晃在牛车上的懒散模样,恨声警告。
这小子不会骑马,正好不担心他骑马逃跑。
可是这小子要坐软娇子,那是什么娇子?
关键是这小子一肚子坏水,鬼点子,要是不为己用,即可惜又让人害怕啊!
程志远意识到沈典的可怕,在心里盘算着怎么拿下沈典,协助自己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沈典就在程志远的监视与威逼利诱下,不失时机的接触黄巾军,密谋策划,日夜兼程的抵达涿郡附近,整个人的精神都提上来了。
貌似要见到刘关张三人了,这一仗该怎么救人,害人呢?
最好搞死刘备那个伪君子。
只是刘备在两大猛将关张二人的保护下,很难杀啊!
“腹黑的骚年,你的万能点已到账,小心利用,别把自己玩死了!”
“我勒去,这才过去几天的工夫,我啥事没做,哪来的收入?”
惊喜来的突然,伴随危机与挑战来袭了!
给点票票,点下收藏,谢谢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