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翌日,乃是景和三年的元日大典。
宣政殿内,群臣肃穆,恭敬站立着,景和帝高坐于龙椅之上,慷慨激言。
话毕,他微微展露笑颜,看向下方群臣。
“元日之喜,不知诸卿有何事奏否?”
姚崇善立马便站了出来,躬身言道:“臣有奏。”
李随安等人顿时狐疑望了过去。平日里姚崇善可是最少说话的了,怎么今日倒是如此积极了?莫不是陛下有什么新的政令?可他们亦是相阁大臣,陛下怎可能会忽略他们,只与姚崇善商议国事?
联想起之前陛下屡次召姚崇善议事,难不成……李随安与钱钦都想到了一个点上去,顿时眸光暗了暗,执笏的手都紧了紧。
景和帝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个弧度,“姚卿请言。”
“自陛下登基以来,已是两载有余,帝后之位却一直空虚着。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长久不立帝后。帝后不定,于大邕的长治久安皆为不利。因此臣奏请陛下确立贤后,以定民心!”姚崇善扬声言道。
“立帝后,安民心,臣亦奏请!”相阁大臣之一的齐昱衡道。
国子祭酒姚崇善门生极多,其中许多便在如今的朝堂上。门生们只一想恩师与陛下的关系,立马便意识到这怕是景和帝的意思,因此也是纷纷附和出声。
“臣附议!”
“……”
李随安和钱钦望着后边陆陆续续脱列附议的大臣,心中愁苦万分。
景和帝眼神悠悠扫了一圈,回到两人的身上。
钱钦顿时肥肉一抖,执笏向前,“姚大人此言极是,只是帝后乃是国之本,若是仓促确立,只怕有失。”说这话时,钱钦只觉自己脖子上凉意习习,没忍住打了个冷颤。
“李卿以为呢?”听完钱钦的话,景和帝复又瞧向李随安。
李随安到底是在朝堂摸爬滚打了许多年了,也算了解一些上头之人的心思,他心中已知万事已成定局,可不论如何,总要为自己的孙女挣一挣前途。
“陛下,帝后乃是国母,贵不可言,姚大人此番骤然提出奏议,未免仓促,臣以为,立后还可缓些时候,等陛下思虑周全再立不迟。”
景和帝早料到有此反驳之言,他微微一扬唇角,颔首道:“诸卿所言,朕亦皆有考量,正因如此,当初登基之时,才未立后。如今已经由两载的考量,贵妃萧氏柔嘉成性,虔恭中馈,勤太后之孝养,施雅教于宫闱,乃是天下女子之典范,可立为帝后。”
此言一出,群臣皆道:“陛下圣明!”
李随安和钱钦心有不甘,可陛下心意已决,大势所趋,再不甘愿,两人也只得齐呼“陛下圣明”。
见状,景和帝心情大好,“既然如此,李忠玉,宣旨罢。”
李忠玉立马乐呵呵捧着加盖了太后凤印的圣旨上前来了。
李忠玉尖细的声音响起,好些稀里糊涂的大臣这才知晓,原来陛下早有预谋,连圣旨都备好了。
为显重视,景和帝下令大赦天下,大邕举国同庆。更是在正月十五他的寿诞之日,举行册后大典。
因着崔紫瑶没活到景和帝登,萧凝挽便是景和朝头一位帝后,是为元后。一切礼教皆是以最高流程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