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名考生集中在府衙前庭小广场上,距离点名入场还有不到一刻钟。

人数不少,且都是十九岁以下,十五六岁居多的少年郎为主,十一二岁稚气未脱的孩童也有十来个。

这么多少年人聚在一处,场面却不吵不闹,同乡同学舍的学生大多聚成一小堆,相互间低声交谈。

也有许多考生拎着自己的书袋,走到僻静无人处,或立或坐,或闭目静心养神,或口中念念有词。

县衙之内,临考在即,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应考学生心头。

陶盛和几名县城私学子弟凑一块谈笑不羁,他们这一小拨人似与考场气氛格格不入。

这些穿绸着锦,佩玉挂金的富裕学生,都是县城大户子弟,家中与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把持着县城某个行当。

虽说高宗朝时朝廷就有明文规定,“工商之家不得预於士”,且这条法令在玄宗朝官修的唐六典里再度重申,但实际上,自科举诞生之日起,从不曾与商贾真正脱钩过。

类似的法令,顶多也就是对小商贩和手工业者起作用。

以家赀谋仕途,以仕途利家赀,自古皆有之。

这些富户子弟,对于考学倒是没有太多渴求,能考上最好,即便考不上,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等到年纪再长些,花钱托关系弄个“解褐免举”、“流外佐吏”什么的不是难事。

陶家的家底自然是比不上这些富户的,不过陶家出了个县学优秀生员陶昌,陶盛自身的学问也足够扎实,这就让他有资格被这些富户子弟所接纳。

陶盛一边谈笑着,还不忘眼睛四处找寻朱秀的身影。

只可惜找寻一圈愣是没找见,陶盛暗暗纳闷,不知道那小子跑哪去了。

朱秀一进县衙,问清楚茅厕在哪,就急急忙忙一路小跑而去。

那股墙裂的尿意已快要喷薄而出!

小广场西侧,一条通幽小径的尽头便是一间五谷轮回之所,规模不小,足有十来个蹲坑,且都是用竹栅栏隔断的单间。

墙角还挖出一条斜梯形的尿槽,整体规制与后世公厕已经非常相近。

不得不说,在“拉撒”二事和个人卫生理念上,咱们的老祖先依然领先全球。

已快要到点名入场的时辰,出恭的学生都速战速决,一名衙役一边系着裤带往外走,还不忘回头吆喝一声:“动作都麻溜点,耽误了时辰,逐出场去可别哭鼻子!”

朱秀撇撇嘴,解开裤带站在尿槽前,听着热腾腾的洪流冲击在槽底发出的声响,莫名觉得畅快非常,舒服的都吹起了口哨。

国际惯例抖三抖,朱秀满足地睁开眼,系着裤带转头瞧了瞧,他这泡长达一分半钟的尿,愣是把茅厕里的人都给熬走了。

右手拇指不经意地擦过麻袍,朱秀刚准备钻出茅厕,身后靠墙第一间茅坑,那块半人高的槅门“咯吱”一声推开,一个脑袋伸出。

“嗯!呼这位仁兄,可带了白绢在身上?在下刚才手滑,仅剩的一块白绢掉坑里了!嘿嘿”

脸貌白白圆圆的少年不好意思地嘿笑着,因为两根手指头塞住鼻孔,说起话来瓮声瓮气。

朱秀皱起眉头,心里暗暗嘀咕一声,竟然用三百文一匹的白绢擦屁股,真特么奢侈!

少年见朱秀沉默不语,赶紧又道:“若无白绢,细麻也可!”

见朱秀还是不说话,少年有些委屈地小声道:“黄麻纸糙纸总带了吧?还请仁兄救个急,莫要见在下身陷茅厕而不得出”

朱秀撇嘴暗笑,这小子估计也是参加县考的,若是擦不了屁股困在茅厕,岂不是要耽误了考试?

罢了,困顿之时奉送一纸,也算是日行一善。

朱秀在书袋里翻找了一会,自从适应了大周朝的生活后,他已经习惯出门携带几张裁剪好的糙麻纸,不知道的都以为这是一个读书人随身携带的写字工具,其实嘿嘿,朱秀可不想拿什么竹片瓦片石头去刮屁股!

自从数月前,朱秀怀揣好奇之心尝试了一次后,那火辣辣的剧痛就让他发下毒誓,再穷也要保护好小菊!综艺文学kanzngyi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