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到刘老师的时候,秦晓是有点心虚的。

作为90后,秦晓前世成年前的记忆多半是在读书,那些所谓的人情往来不需要她操心,更甚至,那时候的她甚至惧怕人情往来,只觉得是麻烦。

后来上大学工作以后,不在老家,家里的人情往来更是淡漠。

再加上秦晓家里的情况不太正常,所以她自认在处理家庭矛盾这方面是个苦手。

其实回去以后秦晓就有点后悔了。

她的过往经验告诉她,擅自掺和进别人的家事里,往往很容易两头不是人,也是比较冒犯的举动。

比如她自己,就很反感其他人,甚至亲戚朋友来掺和自家的事情,除非她求助别人。

以她的经验看,外人越掺和,家庭矛盾越容易变大。

因为不管你承认或者不承认,外人这个身份,很容易被人认为是看热闹的,更甚者是故意挑拨的。

秦晓并不想因为自己的擅自插手,导致自己失去刘老师这个闺蜜。所以她并不打算和刘老师再谈论这些事情。

但秦晓不谈,刘老师却如同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都说了出来。

一开始秦晓听到刘老师说,她说服了姐姐姐夫,多注意侄女的情况。

秦晓还觉得有点惊奇,毕竟说服一个人可不容易,难道是她小看了刘老师,刘老师实际上拥有很好的口才和机智?

还是说刘老师姐姐家里的情况和自己猜想的并不一样?

不过等全部听完,秦晓有点目瞪口呆。

她是一点没想到刘老师姐姐家里情况会变成这样。

但很快,秦晓反应过来。

首先一点是,秦晓把自己说话的分量想的太小了。

换位思考了一下,秦晓发现,如果自己听到有一个天才学霸光环的人说了一番有关学习的理论,也会相信几分的。

就算这个天才学霸是个小女孩又如何?国人向来对神童这种名头有种特殊的追捧和看重。

君不见历史上北宋追捧神童的狂热态度。

北宋有一个“神童”制度。在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就定下了国家要实行文治,因此大量培养文化人才,并且认定人才需要从小培养。所以,宋代的童蒙读物很多,如三字经、百家姓等都是从宋代开始出现的。

当时,各个州县如果发现本地有神童,要立即上报,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皇帝会亲自面试,考试内容如对诗、作文,以及谈论一些与其年龄不符的国家政治问题。推荐上来的神童一旦被皇帝看中,当场就赐为进士。1

现代人熟悉的北宋最为知名的神童,大概是方仲永。上过初中的同学应该都学过这样一篇文章伤仲永。

王安石的名篇伤仲永让方仲永这个泯然众人矣的神童成了千年来告诫大家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和对自己才华潜能的努力培养,而不是等它日渐荒废的道理。

当然这是一个反例,北宋还有一个正面例子。

那就是宰相晏殊,相比他的政治生涯,他的词更加为大众熟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等。

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后来一路升迁,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宰相。

可谓神童里的一大赢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