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哪怕工资再低,只要能维持生存,那就肯定会有人来做,只要有到手的利益,又何尝需要管别人的死活?
“国内是不缺人,但是缺人才。”张远呵呵道,“国外的企业招收的人数,远低于国内,但他们创造出来的效益,却是国内的数倍。”
“秦总的思维还停留在从员工手里捞钱,而忘了向世界铺路,如果没有高薪的制度,怎么可能会有人才前来工作?”
商人在积极的追逐市场,可真正的企业家却是在创造市场,两者完全不是同一个档次。
秦建是一名商人,自然看重利益,甚至不惜把员工的工资压低,可张远却想当一名企业家,哪怕他不在公司,公司照样可以发展壮大。
说白了,张远喜欢偷懒,而秦建喜欢的是钱,两人的喜好,决定了员工的待遇。
偷懒的人喜欢人才,喜欢钱的人,希望利用人才。
“可是你想过没有。”秦建摇头道,“目前你的工资水平,甚至超越了大部分企业,微小企业的利润根本无法与你相比,更不可能开出这么高的工资,当所有人都到你这来了以后,那些小企业如何生存?”
张远大肆招人,甚至不惜开出高价,这对小企业来说,无异于是一场严重的打击。
他们的利润本就不高,根本开不起这么高的工资,否则就是在做亏本的买卖可不开高薪,又留不住人,所以大部分小企业都会被无形中的竞争淘汰。
“话又说回来了,我不是慈善家。”张远笑道,“小企业不求更长远的发展,目光仅仅停留在现有的利润上,不追寻技术的革新,只会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还妄图降低员工的薪水,我又为什么要为他们考虑?”
一家公司的发展,如果连续几年停滞不前,那么这家公司本身就存在问题,既然存在问题,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反而把罪责归咎于张远头上,着实有些自欺欺人。
“他们没有你这样的眼光,更没有你这样的技术。”秦建皱眉道。
“那还是他们不够强。”张远道,“动物也没有你这样的眼光,更没有你这样的思想,你会因此而不吃他们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也是秦总您刚才的原话,现在我送还给你。”
双标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哪怕是张远也不例外,对自己好的乐见其成,对自己不利的大加指责。
秦建说出这样的话来,一烧至少三个舍利子起步。
秦建脸色铁青,他居然还被张远一个小辈给教育了,“但是……”
“好了。”张远打断了他的话,无意义的争吵毫无用处,“我们还是回到正题,至于其他的事,如果秦总有心情闲聊,我可以找别人来沟通,他比我更加有想法。”
哲学研究这一块,张远自认不如他的导师,讨论这种有深度的话题,还是让顾铭来比较合适。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