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去年林阳泽考的那四场,便有人不懂规矩穿了夹袄,结果在搜身的时候被搜子撕的七零八碎,哪还能穿,那人就穿着单薄的夏季旧衣在考场里瑟瑟发抖,连笔都握不住。
但林阳泽也说了,汉口县是张正信主考,虽然规矩严,但会在考场里准备烤火盆给考生取暖,比起其他县衙里的不作为,张正信绝对称得上是最具人情味的考官。
崔钰一听这哪行,他哥身子骨差成这样,要是他所在的考棚没分配到火盆可怎么办?
他和梁十七以及墨汐等人一合计,兜了银子,以客来轩的名义捐给县衙,让张正信确保每个考生都能拥有火盆。
此乃义举,是为汉口县考生谋福。
张正信没有推辞,还在汉口县张贴榜单告示,投桃报李,大肆宣扬夸赞客来轩仁义,是天下商贾之楷模,反正是大吹特吹,好话不要钱地往上头添,看的梁十七脚趾蜷缩,尬到差点抠破绣花鞋底。
客来轩名声本就响亮,这回更是在书生学子中刷了一波好感。
汉口县的考生心中感激并与有荣焉,有钱的去捧个钱场,没钱的就用诗词歌赋来传颂客来轩的善行义举。
其他县的考生就有点难受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怎么人家县的商人讲究仁义道德,咱们县里就没有?
而他们县里的商贾比他们更难受,不学客来轩吧,显得他们不够高尚,不够仁义,可真要捐吧,几十个火盆不值钱,可碳贵啊!
冬季的碳比银贵,饶是皇宫里,都有用不上碳的小主,他们哪来这么多钱白送给这群考生?
有这个闲钱,他们自个儿买碳取暖不好吗?
还有商贾纳闷,客来轩捐了这么多碳火,他们难道不用过冬?
盘了炕的梁十七表示完全不慌,至于捐的那些暖碳,是杨鸿云在冬季初四处搜罗而来,梁十七怕冷,他就囤了一仓库的碳备用。
崔钰原本还愁呢,不用掉受潮可怎么办?
这下刚好,解决了!
二月十六那天。
梁十七怀揣着心事,天未亮就起床为杨鸿云做早膳,她不放心杨鸿云的吃食经手他人,更容不得出一点差错。
素汤面,窝两个蛋,一根油条。
虽然古代没有百分制说法,不过讨个好彩头么,没那么多讲究。
杨鸿云挑了挑眉,没多问半句,慢条斯理地吃了个干净,随即接过梁十七备好的考篮,同崔桓坐上了马车。
一路上暗卫保驾护航,绷紧神经,坚决不让任何一人靠近,哪怕是只鸟也不行。
黎明前,马车顺利到达汉口县考场,张正信一一点名,由搜子搜查童生篮子内装的文具食物,以及准考证明入场。
汉口县考生不少,有近两百个人,年纪最大的五十多岁,年纪小的才十岁出头。
考生分四排,每排五十人,院中立有糊纸灯牌,容易看清,依次渐行,点名入场。
搜子认得杨鸿云和崔桓,应该说,汉口县当差的就没人不认识这二位爷,然而认识归认识,该查的还是要查,只不过手脚轻了些,不敢太过放肆。
杨鸿云和崔桓穿得不厚,搜子很快就搜完身,等拿过他们手中的篮子,不免好奇他们会带些什么吃食,如今谁不知晓客来轩的饭菜是出了名的美味,既是梁十七的相公,准备的饭菜应该不会差吧?
可要是他们真带了特制的饭菜,他们是放还是不放呢?搜子认认真真思考了一下。
等揭开篮子盖,搜子的脸就垮了下来。
失望,没有山珍海味,不过花样到不少,有切成薄片的千层马蹄糕,蜜糖层金黄半透,夹着奶白层,绝对塞不下挟抄,剩下的就是和旁人一样的大白馒头和烙饼。
搜子将馒头掰开,又查了烙饼,没查到东西才放他们进去。
走进院子,崔桓才松了口气:“幸好弟妹做了两手准备,这被掰过的馒头,我怕是难以下咽。”
杨鸿云闻言亦是无奈摇头:“忍忍吧,也就四天时间。”
待考生到齐,先教官向考官一揖致敬,立考官背后,再集合做保廪生,次第向考官一揖致敬,立考官旁监视。童生点名入中厅大堂接卷,高声唱某廪生保,廪生确认后应声唱廪生某保,此为唱保。
如做保廪生对考生有疑时,立即县官查察或扣考,大堂上有酒水伺候。
考生按卷上座号,入座,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考生填涂准考证号,诸考生开始写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