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平日里十分清高,并不重对方的身份地位,他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只与心目中的仁人志士来往,听了荀彧的话并不吃惊,说道:“原来是刘公子!要想借宿那就里面请吧。”郭嘉说完,便仔细观察刘轩脸上的变化。
刘轩听郭嘉没有称呼自己大人,而称自己为公子,丝毫不以为忤,拱手道:“那就多谢小兄弟了,只是我等人马众多,能否让我们先进去可好安置?”
郭嘉试探了一下,见刘轩不但没有生气,还更加有礼了,对刘轩不由生了几分敬意,改口说道:“那就请大人随我进来吧。”
进了大门,是一条青石板路,正对面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屋子中央摆着一个大大的香案,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穿过旁门,就是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一张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再往后便是书院学生们住宿的地方了,一处小院,两排十数间厢房。
这时,一位相貌平平的年轻人从厢房里走了出来,问道:“荀师兄,这几位是什么人?”
荀彧说道:“韩师弟,这几位是来借宿的。这位年轻公子便是新任荆州牧刘大人。”
那位姓韩的青年闻言,慌忙朝着刘轩施礼道:“小民韩戏见过大人。”
刘轩也还礼道:“韩公子不必多礼。我等前来借宿,多有叨扰了。”
韩戏说道:“哪里哪里,大人能够下榻书院,是颍川书院的荣幸。不知道大人那里还需不需要人手,在下愿意毛遂自荐。”
郭嘉笑道:“韩师兄,你想当官想疯了吧,才从京城的失意归来,还不吸取教训。”
刘轩不以为然地说道:“郭兄弟这话我不赞同。所谓读得圣贤书,货与帝王家。既然学得一身本事,总要有用武之地,为百姓,为国家做些事情才行。如果空负才学,郁郁终老,那与乡野村夫有什么区别?”
郭嘉不禁陷入了沉思,却听韩戏兴奋地说道:“这么说,大人愿意接纳在下了?”
刘轩想了想,这位韩戏既然能在颍川书院读书,应该也不是无能之辈,反正人才又不嫌多,他自己送上门来,哪能拒绝呢,于是说道:“韩公子既有此意,刘某是求之不得。”
韩戏顿时呆住了,他虽自负才华,却因家境贫寒,相貌一般,多次求仕都被拒之门外,没想到今天回到书院小住,却喜从天降,一时竟回不过神来。
倒是郭嘉有见识,说道:“韩师兄,还不快叫主公。”
韩戏这才醒悟,赶紧行礼道:“韩志才参见主公!”
刘轩也突然明白了,原来他就是戏志才,原来还以为戏志才姓戏,没想到他姓韩,戏是名,志才是字,这倒是个意外收获。
当晚,女眷们都安排住进了书院。刘轩、沮授、田丰、蔡邕则和荀彧、韩戏、郭嘉在他们读书的地方一席长谈。刘轩其实非常想将郭嘉也一起带走,但又不知道他的学业完成没有,搞不好拔苗助长就坏了,历史上的一个大才就被自己废了。
刘轩再一次施展了自己的才华,那就是比他们多了一千八百年的见识,他侃侃而谈,从天文地理说到社会发展,从百姓疾苦说到民族大业。虽然刘轩说的许多东西都浮浅得很,但放到这个时代那都是相当前卫的,不要说蔡邕、韩戏,就连跟随他时间最长的沮授、田丰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年纪最小的郭嘉更是听得频频点头,叹服不已。
次日清晨,刘轩集合队伍,再次准备出发。郭嘉拉着刘轩的手依依不舍,几番欲言又止。
刘轩忍不住说道:“郭兄弟,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郭嘉犹豫了一下,说道:“刘大人,其实我也想随你一起去荆州。只是有件事叫我十分为难。”
刘轩心头暗喜,说道:“郭兄弟,你要是愿意去荆州,我是欢迎之至,有什么为难的事,你尽管明言,只要刘某能够办到的,绝对没有问题。”
郭嘉说道:“刘大人,我一直有个打算,就是出外游学,如果随大人去了荆州,游学自然就不能成行了。”
刘轩只要他能够心向自己就满足了,并没有想要他现在就去为自己效力,于是拍着郭嘉的肩膀笑道:“原来是这件事啊。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是件好事,我支持你。等你游学归来,我在襄阳为你设宴接风。”
郭嘉却说道:“让我为难的并不是外出游学。其实游学的打算我早就有了,只是因为一件事才拖到现在。”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