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问答,不过是例行公事般的奏对,早就以后把台词都背熟了的。
其实全都是废话,一句有营养的都没有。
这叫奏对得体。
秦昊的表现似乎让崇祯皇帝很满意,微微往前倾了倾身子,刻板的脸终于有了点赞许的意思:“大风村民团制置如何?有多少人马?”
“回禀万岁,大风村民团不过是些有心报效的乡民而已,谈不什么制置。至于人数么……总共就六百余……”
这事不能撒谎,因为杨延麟很清楚大风村民团的底细。
按照朝廷体制,秦昊那个捐来的守备校尉的官职并不算高,只能下辖四百二十到四百五十人马,若是超过了这个数字就算是违制。
不过呢,同样的事情也有两种说法:现如今的秦昊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违制也就成了“心系朝廷,实心用事”了。
自己掏腰包给朝廷养兵,当然是越多越好。
“才六百余乡勇,就能阵斩虏酋皇太极,想来定有一番苦战。给朕仔细说说,这一战是怎么打下来的?”
说到这里,秦昊就开始充分发挥他的表演才能了。
葫芦河一战本就血腥惨烈险象环生,经过秦昊的“艺术加工”之后,把整个战斗过程说的增加激动人心。
到了最后,秦昊竟然硬生生的从眼角挤出几滴泪来,连声音都有些哽咽了:“葫芦河一战,大风村民团折损甚重,直接战死者超过半数,伤者无算。更有助战的老幼妇孺,为国捐躯者更甚。战后收敛遗体,竟然有千二之多,十里八乡已是户户哭丧家家戴孝,惨呐……”
“乡民尚思为国杀敌,实是民心可用。”
听罢了秦昊描述的战斗经过,崇祯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此等忠勇之民,朝廷当有所封赏,此间事了之后找有司议一议,多给些封赏也就是了……”
“朕再问你,强虏入寇之际,官军退散,为何你这小小民团能够击败强敌?”
临来的时候,秦昊就知道这是一个定然会问起的话题,早就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马侃侃而谈:“敌军气势汹汹,看起来虽盛,却已是强弩之末……”
“敌以少兵临大国,必然力求速战速胜,一个昼夜之间行军一百四十里,肯定是轻军冒进。”
“葫芦河三面环绕,便如一个口袋,钻进来之后一定会急于突破。只要抵住首轮冲杀,以后也就好说了。”
“自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臣将大风村民团至于背水一战的境地,民兵必然死战到底。”
“如此一来,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敌焉有不败之理?”
这话说的……相当空洞,全都是些不切实际的理论,但却有着极强的说服力,听的崇祯皇帝不住点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