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尊哥。要是咱们的生意做不好,这一趟可就亏大啦。”另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笑嘻嘻地说。这人李尊以前就熟,叫丁二生。
“那生哥觉得咱们的货卖不卖得价钱?”李尊也笑道。
“货是好东西。只怕就到东京也没多少人买得起。”丁二生说道。
“那你可不了解东京,东京的有钱人可是太多啦。”李尊说。
大家都点头,不管相信不相信。
李尊这才说到正题:“大家今天看到那些流民,有什么感觉?”
一帮人全都议论纷纷。
“这些人可真可怜,不知是因为啥弄成这样?”
“嗨,咱们要是没有李……尊哥,说不定也会这样。”
“现在的官府呀,唉,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还不知道将来的日子会败到哪一步?”
确实,现在无论在官在民,都已经濒临危险的边缘。
马过了年就是宣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119年。
这是宋徽宗赵佶的最后一个年号,也是北宋灭亡前最后的疯狂繁荣时代,它离靖康之耻的发生和北宋的灭亡还有8年时间。
《清明河图》已在几年前问世。它所描绘的场景,汴河两岸的民生百态正是当今汴梁虚假繁华的写照。
昏庸奢逸的赵佶正在进行着他的骚操作。
实事当下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朝中奸党使尽手段,采取种种办法迫使农民失去土地。天灾人祸让老百姓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而赵佶却对此视而不见,动用全国之力来维持他眼前能见的都市繁华的局面。却直接漠视都市之外各地的衰败混乱。
为了满足自己荒淫奢糜的享受,在身边一圈儿奸佞之臣的唆使怂恿之下,大兴土木。
他在苏州设置“应奉局”,在民间四处搜罗花石珍异,称为“花石纲”,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一路拆毁桥梁、凿穿城墙运到都城。
而那些操办人打着他的幌子,横征暴敛、巧取豪夺,逼得江浙一带的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也在几年后引发了大规模的方腊起义。
靖康事变的发生,是天朝历史的一件大事,也是汉族人民遭受异族荼毒的最悲惨之事。
赵佶的凄惨下场使他自己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却连累了无数的百姓为他陪葬。
这些李尊都清楚的很,但他不能也不愿意向其他人说出来。
还是认真准备、积极做事,把自己担负的使命完成。
李尊开口说话,其他人都安宁下来。
“现在这种情况到处都是。咱们这之所以还没有沦落到这种地步,并不是我的功劳,有一部分功劳应该归于梁山泊。”
看着大家不解的神情,李尊继续说道:“官府不敢对咱们这一带逼迫太甚,怕更多的人会投靠梁山为匪。否则,他们会对其它地方一样,把咱们逼得走投无路。
“所以相对官府来说,梁山反而是我们的朋友。我所以不与梁山为敌,就是要梁山这颗大树来为我们遮风挡雨。
“可是,将来梁山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做不了主。所以我们也不能把宝都押在他们身,关键还得靠我们自己。
“我们所有人都要团结起来,大家拧成一股绳。认真做事,发展自己的实力。
“以后谁想欺负我们,让我们也过像流民一样的日子,我们可不答应,要抱成团跟他们干。”
刚说到这,就见丁二生腾的跳了起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