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李沐在执行自己的计划,杨嗣昌也没有闲着。

邓海易的船队,再次跑了一趟日本,让他赚了足足三十万两白银后,他和薛国观一合计。

为了以防万一,再买他二十艘盖伦船,福船能买多少,买多少。

说不好,他们就会成为北方的郑芝龙。

三十万两全部拿出去买船后,邓海易等人,也没有闲着,又跑了一趟日本,再次收获二十万。

财大气粗的杨嗣昌,为了自己的水师,很舍得投资,因为货物不足,就让邓海易去登莱半岛招人。

直接招募了一万士兵,其中五千人,使用倭刀,剩下的,购买了五千弓箭。

嗯,士兵是李沐早就准备好的,不只是一万,一共四万人呢。

实在不够,还有四万民兵。

至于弓箭,自然是从蒙古人那里弄来的。

这些人招募之后,自然不能送到天津卫,也不能去旅顺,于是就留在登州卫,等待战船过来,直接接手。

直到这时,杨嗣昌才感觉到,自己只是一个监军,名义说不过去。

如果自己是登莱水师总兵那就好了啊。

于是乎,和薛国观一商量,顿时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纸奏折就送到了北苹,很快被送到崇祯的面前。

静静的看完奏折,崇祯没有说话,而是看向王承恩。

“王伴伴,你说杨嗣昌说的,会是真的吗?”

王承恩疑惑,崇祯示意他拿起奏折,看了起来,好一会才说道。

“杨监军说李总督几个月不见人影,这个应该是真的,前段时间,就有锦衣卫报告过。

至于说李沐图谋不轨,却是未必,根据消息,李沐手下的士兵,大部分都被杨嗣昌给收买了。

李沐剩下的,就只有从三江水师那里购买的二十艘战船和水师士兵。

不过,据说,那二十艘船有五艘就在登州,两艘为了运送从凤城抓来的鞑子,被杨嗣昌没收了。

也就是说,李沐只有十多艘船。

别说图谋不轨了,就是想当海盗,都不容易。”

“呵!”崇祯笑了。

“还真不容易,倭寇海盗都有几十条船,据说郑芝龙当海盗时,都是几千艘船。

他李沐十艘船,还真没那个水平,只是他这几个月去哪里了呢?朕还真是有些好奇啊!”

崇祯拿过奏折,轻轻的拍打几下。

“既然杨嗣昌身为监军,还拿出证据,已经证明李沐私自行动,那就不能不管不顾。

你派人去登州卫等着,只要李沐回来,就让他进京,来给朕说说,他到底去做什么了。

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他这个登莱总督,就让给杨嗣昌吧。”

王承恩一愣,这才点头应下。

心里却在暗暗叹气。

活该你杨嗣昌当不总督,人家李沐这可是简在帝心啊,你杨嗣昌比不了。

仔细想想,还真是不能怪崇祯。

李沐任之后,大明可谓是一帆风顺。

流寇逃的逃,死的死。

獴古边疆问题,因为漠北而转移。

满清鞑子,被李沐和倭寇多次骚扰,也不得安宁。

李沐更是救出了十多万辽东汉人,杀了几千鞑子,抓了千鞑子。

杨嗣昌,比不了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