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转眼之间宋军又杀了回来,这一次还是赵匡胤御驾亲征,北汉的形势又告危急,郭无为再也坐不住了。当年三月某天。辽国派来册封刘继元的使者韩知范到了,刘继元也于次日专门召来了一场非常隆重的宫廷酒会,把国内各界头面人物全都邀请过来,为辽使接风洗尘,气氛非常热烈。

可就在这个时候,身为北汉首席宰相的郭无为却突然当众大哭一声。紧跟着就拔剑自刺。

刘继元见状,急忙跑下去拉住郭无为的手说道:“老相国,你这是在搞什么名堂?今天我们设宴款待上国使者,你这个做法很不和谐嘛!”郭无为哭道:“宋军以至城下,奈何以孤城抗百万之师乎!”刘继元闻言立刻沉默不语。

这件事情,使刘继元和郭无为的矛盾彻底激化,因为刘继元作为一国之君,绝不肯轻易投降,郭无为在辽使面前让他下不来台,已令他对郭无为恨之入骨,只是没有当场发作而已。

此事过去不久,辽国的两路援军就先后被宋军打退,郭无为就再也难耐不住投降的迫切心情了,便对刘继元谎称准备趁夜出城劫营,有意甩开刘继元,自己去向宋军投降。

刘继元不知是相信了他,还是想让这个投降分子露出原形,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拨给他一千精甲士卒,自己更是亲赴城门为其送行。

本来郭无为此行就是为了向宋军投降,而且值此宋、汉相争的紧要关口,郭无为只要能找到宋军就一定会被赵匡胤利用,投降的计划就算是成功了。

可惜这个人的命实在是不太好,本来当天晚上天气晴朗,很适合去做投降运动,可等郭无为刚走到北桥时却突遭夜雨,是时夜幕深沉,风雨交加,郭无为事先没能跟宋军取得联系,不敢再往前走了,只好率部返回城中,也就丧失了这次对宋军投降的绝好机会。

回到城中,郭无为觉得非常丧气,但还没忘了劝说刘继元投降,却不知此时刘继元已经对他起了杀心。

不久之后,郭无为再次进宫对刘继元游说,却突然被刘继元传令拿下,随后当众公布了他与北宋暗中交通的罪状,斩首示众。

晋阳城内这一场君臣内斗,虽然没能引起巨变,但因为郭无为毕竟在北汉当政多年,还是对城内的局势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可惜这个时候宋军的攻势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当年五月,赵匡胤传令将汾河水引入新堤,开始灌城,又命水军乘船对城发起强攻,内外马步军都头王廷义为鼓舞士气,亲自带队攻城,却不想被流矢射中面门,于两日后不治而亡。

就在王廷义死后的次日,殿前都指挥使石汉卿再度率军,但还没等他靠近城池,就被汉军一箭射落水中,当场溺死。

三日之内连折两员大将,给宋军的士气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赵匡胤只好传令对晋阳缓攻。

闰五月,战局突然又向有利于宋军这一方发生了变化,经过一个月的浸泡,晋阳南面城墙开始出现大面积剥落,进而导致了一段城墙坍塌,大水咆哮而进,城中大为惊扰。赵匡胤闻报大喜,亲自登上长堤指挥攻城,此时城墙裂口被水越冲越大,

汉军又受阻于宋军的强弩而不能进行修复,眼看着就要破城了,可突然间又从城中漂出无数积草,将水口堵住,水势一下子缓解下来,宋军的强弩也被积草挡住不起作用,北汉兵便趁此机会,转眼的功夫又将裂口修复起来。

此时,距宋军围城已近半年,大军劳师远征,人困马乏,又赶上时至盛夏,连日暴雨,宋军驻军于城外草地,患足疾腹病者不计其数,内部消耗非常严重。

而辽国又派来北院大王乌珍率援兵赶到,驻军于晋阳城西,与城中互举烽火,遥相呼应,也给宋军造成一定的压力。赵匡胤面对这种情况也是左右为难,有心想要撤军,又觉得晋阳已经不能坚持太久,有心继续强攻,又感觉消耗实在太大,而正在此时,后方突然传来消息,右仆射魏仁浦病故。

魏仁浦的资历非常老,早在后周时代就已经入阁,到北宋开国后,赵匡胤对他也是十分倚重,凶报传来,赵匡胤震悼良久,情不自禁回想起出兵前与他的那场对话。当时赵匡胤曾向魏仁浦问道:“朕欲亲征太原,如何?”魏仁浦则回答道:“欲速则不达,惟陛下审思。”这明显就是反对赵匡胤出兵,不过赵匡胤并没有因此而不快,反而赐给他十坛酒、一百只羊作为奖励。

而今,魏仁浦已经死了,但他说过的那句话却在赵匡胤的脑海中更加清晰,什么叫“欲速则不达”?他说的仅是征服一个小小的北汉,还是平定整个天下?自己在没有彻底征服南方的前提下就急于对北汉出兵,是否真是有些操之过急?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