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郝有义被带到罗虎府门外,令他没想到的是罗虎身边就站着自己的妹妹兰鸢,她一身良家女子打扮,虽然土点,却十分端庄。

看着郝有义喜极而泣的表情,罗虎在一边淡淡地说道:

“你们兄妹团聚实在可喜可贺,快些领她回去,好好叙叙亲情吧。”

郝有义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这可是他做梦也不敢想的情景啊。

“小人愿给将军效命,将军长剑所指,就是小人浴血之地。”郝有义给罗虎叩首道。

“免了,免了。”罗虎把他扶起来。

郝有义再次相谢后就带着妹妹退下了。

兰鸢的倩影在渐行渐远中柔和得像一支柳枝,让柳和尚不禁多看了两眼。

罗虎瞧了瞧这个憨厚壮硕的秃头猛将,笑道:“怎么,连你都想还俗了?”

“俺早还俗了,要不是一直打仗,您当我不想有个家啊。”柳和尚说话的时候一脸不满,感觉自己曾经出过家的事已被旁人“歧视”了很久。

要是柳和尚说看上了哪家姑娘,罗虎肯定会二话不说就给他张罗,但是兰鸢也在青楼混迹了好几年,只怕……

……

明天要出征,今天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办,比如说红夷炮,这样的国之重器必须要带走一些,来日定有大用。

这一早李岩也来了,他昨天就把军饷备齐,而这次来的目的是应罗虎之托,带来了汤若望。

汤若望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621年,汤若望来到澳门,次年又来到北京,1630年由徐光启推荐供职于钦天监。

汤若望将他从欧洲带来的科学书籍列好目录,呈送大明朝廷,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一一陈列,获得崇祯信任,也打开了天主教继续在大明传播的大门。

崇祯九年,汤若望奉旨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20门,而且,他把西方火器和中国火器相结合,由他口述,焦勖编撰成了《火攻挈要》,对大明的军事科技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三月大顺军进入北京前,外国传教士要离开北京。汤若望则决定继续留在教堂内,成了李自成进京后的历史见证。大顺军刚进城时时局混乱,汤若望等人因此把教堂大门紧闭。后来在李岩的授意下,教堂才受到农民军保护。

见到汤若望时,罗虎就被这个五十多岁,留着大胡子,一脸严谨的德国老人的才能所折服。汤若望汉语流利,举手投足间已经带了一些华夏之风,让人感叹他入乡随俗的本领。

“我朝的将军中能如此重视火炮的,您是第一个。”汤若望说话不紧不慢,虽然在说逢迎的话却没有谄媚之态。

“汤大人谬赞了,罗某明日就要出征,京师的大炮和兵杖局的工匠要带走一些,望大人能推荐一下。”

汤若望听后对罗虎道:“崇祯九年我奉命造两千七百斤大炮二十门,后因战乱流入东虏之手八门,其余十二门有六门在外地,还剩六门都在京师的各个大门守卫,不是在下自夸,这些炮的质量性能都为我华夏之最。”

“哦。”罗虎听完就已经寻思要把这六门红夷大炮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工匠的情况我也比较了解,可以帮将军塞选出,不过在下疑惑将军是出征,要这些造炮铳的工匠做什么?”汤若望问道。

“无他,若有损毁故障,罗某总要有个修理的人。”罗虎敷衍道。

“哦。”看神情汤若望仍旧有所怀疑,不过这事与他无关,罗虎也不怕他会坏了自己的事。毕竟没有利益冲突,他老汤是来传教的,不是来参与政治军事斗争的。

其实罗虎也很想把这个百科全书式的传教士带走,不过对方意志坚定,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服的。

在汤若望的帮助下,五十多名能造大炮和火枪的工匠从兵杖局转到了罗虎部。

前明的匠籍身份地位都很低,他们一个个消瘦模样,估计大明给他们的米粮都不能满足温饱。

这些人中有个叫杜铭佑的,手下三十人,都是造炮好手;还有一人叫梁嗣业,手下二十余人,能制造鸟铳和鲁密铳。

这些人一到,罗虎就给他们发了安家银子,杜铭佑、梁嗣业十两,一般工匠五两,又允许他们的家眷可以随军出征。

……

再说李雪竹这边,她在离开翠烟阁的当天夜里就来到了罗虎家,罗虎给她安排了单独房间。次日一早起来时,她并为见到罗虎,因为他已早早去忙军务去了。

李雪竹来到罗家后心境不能平静,她兜转一圈,熟悉了环境之后便回到房里休息。

房子古朴雅致,却没什么奢侈的家具和摆件。同样是伯爵,大顺潼关伯罗虎的宅院和前明襄城伯的李府根本没法比。曾经的李府是深宅大院,富丽堂皇,而罗虎的家只不过是个三进小院,一般之家的规模。

不过经历过浩劫的李雪竹已不在乎这些,有了罗虎庇护,这儿便是宁静的港湾,至少安全了,比什么都好。

她躺在床上,曾经的一暮暮还在闪现,划割着心房,久久无法安宁。

几天前父亲李国桢被逼死,然后刘宗敏的大兵闯进家中,见了值钱的东西就抢,见了年轻漂亮女子就要行不轨之事,曾经凛然不可冒犯的府邸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