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出宣抚使魏征前往河东,巡视灾区。
另一边。
荥阳郑氏也派出了郑英伦与郑云袖等百名扈从前往河东。
此次,朝廷向河东派发三百万石赈粮。
其中郑家捐出赈粮多达一百万石粮食,占了总赈粮的三分之一,赈粮被蝗虫吃了八十万石,他们当然很不满。
“云袖,河东有不少官员我都认识,必定能调查清楚八十万石赈粮被蝗虫吃的真相。”
郑英伦很绅士地伸出手,想要扶眼前的佳人马车。
他内心还是很可惜,这名佳人若是不姓郑该多好啊。
其实古代的确有同姓不婚的习俗,但是严格意义来说是“同宗同氏不能结婚,因为害怕双方有血缘关系生出畸形儿”。
郑英伦与郑云袖本来没有宗族关系,虽然同姓但是可以进行婚嫁。
但是,前段时间郑凤炽到荥阳郑氏认祖归宗。
那么二人在外人看来也算作同宗了,避免他人戳脊梁骨,郑英伦也就断了想法。
郑云袖今日换了一身简单的士子服,秀发用纶巾盘起,像是翩翩美少年。
即便裹了胸,那身材依旧有料。
面对陌生男子的搀扶,即便是同族兄长的搀扶,她没有接受,只是建议道:
“世兄,此行河东灾情十分紧急,乘坐马车恐怕十几日才能到。云袖可否骑马,顺便想向世兄请教骑术。”
这一番话,既表达了她的想法,也给足了郑英伦面子。
郑英伦想了想,叹道:“怪不得父亲称云袖识大体啊,是世兄糊涂了。”
他吩咐下人:
“立刻将马厩里的‘汗血宝马’与‘枣红马’牵来!”
郑云袖对他很是欣赏,既不像世家公子哥娇贵,也十分谦虚听取他人意见。
随后,一行人赶赴河东。
......
潼关、函谷关,这两处关中的门户位于崤山与黄河之间。
秦朝设关卡在函谷关,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曾抵挡六国大军。
西汉时期,由于黄河河水改道,冲刷函谷关附近的河谷,导致函谷关出现了多个缺口。
于是,汉朝逐渐将函谷关废弃,在函谷关的西面设立了新的关卡,名叫“潼关”。
潼关一直沿用到三国、隋朝,这里因为道路崎岖险阻,成为关中的门户。
李元景的新式马车,由于装了“越野轮胎”,走这条古道一点都没事。
反倒是程咬金等人,轻骑的马蹄未装马蹄铁,马匹吃不消,速度放的很慢。
当然,这也震惊了许多守护潼关、函谷关的士兵。
一开始这些驻扎在此的士兵都劝赵王,说这条古道不仅蜿蜒迂回,而且要翻越一座大山,马车根本无法爬坡啊!
尤其是前几天接连不断的夏雨,将泥路冲毁,马车根本无法通行。
只不过,很快士兵们就惊呆了。
“此乃何物,竟然势如破竹冲山坡。”
“好大一个泥坑,那马车竟然轻易跨越,那三匹战马得有多大的力气?”
“嘘......赵王的战马能不好吗。”
......
离开函谷关,一天后抵达洛阳北部的平津港。
这里河面开阔,商船林立。
一行人征用了当地船只,从这里渡过黄河,抵达黄河北岸的蒲州境内。
这里就已经属于河东道,一路能看到干裂的土地,枯死的农作物。
为了赶路,没有选择城镇。
当晚,五千轻骑在野外安营扎寨。
简单的营帐,简单的干粮。
李元景在马车里呆了近两天,立刻从马车蹦下来,开始把自己从武德殿带来的‘便携小火锅’弄起来吃。
羊杂、辣椒、土豆片、豆皮......
只要加热就能迸发出无与伦比的美妙。
这辣椒与土豆片都是来自神级工匠术其中的“厨匠”。
这个神级工匠,不止简单意义的工匠。
包括“厨匠”、“画匠”、“木匠”、“石匠”、“铁匠”、“裁匠”、“船匠”、“水泥匠”“农匠”......
反正一个字,牛批!
“厨匠”里面有一项就是制造‘便携火锅’,“农匠”里面有许多新作物,什么土豆、辣椒都已经种在武德殿了。
土豆还没长大成熟,但是李元景喜欢吃啊,提前收获了小土豆。
而辣椒已经收获一批。
滋滋滋!
辣椒香味、麻油香味与食材融合到一起,简直是秒杀程咬金、魏征手里硬邦邦的肉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