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个时间节点卡的非常好,如果李亨今年不能有自保之力,那么明年陈子龙的招牌就不那么唬人了。

二月份随着李亨重新掌控儒林报,儒林报的风格大变,首先是更多的时事信息,更多的关于今年科考的信息还有八股文分析,历年好文欣赏等等。

既然江南学报能抄袭他们儒林报,儒林报自然也能借鉴他们的创意。

李亨虽然不喜欢考试,也知道自己等不及走考试当官的路线,并不代表他不能教人家如何考试,毕竟也是参加过高考的人。

这时候的读书人还是更关心这些考试的信息,除了进士科的内容,李亨还加入了县试府试的一下内容。

最后还专门搞了个趣闻杂谈页面。

填充之后儒林报内容增加了一倍,发行从三日改为每日一版,价格确依旧保持两文钱一份,加量不加价,以前两文钱买一张现在一下子买了两张。

当然虽然实事的内容增加了,但是儒林报确严禁评论实事,特别是那种有个人色彩的评论,按照李亨的话来说,这是为了公平,报纸如果有倾向,那么很难让读报纸的人保持自己的本心判断力。

经过改革之后,儒林报的适读人群再次增加,突破了学报的范畴,销量再次增长,终于突破了二十万份的大关。

按照后世估计,大明的识字率应该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间,如果大明总人口有一点五亿,那么大明的识字人口应该在两百万左右。

也就是说,大明每十个认识字的人就有一个人买了儒林报,这个购买率已经非常高了,越往上那就越难超越。

因为报纸的数量增加了,同样报纸的广告收入也翻了一倍,不过李亨并没有把这些钱揣进怀里,而是拿出来继续发展各地分社。

情报工作一直都是行军作战最重要的东西,李亨可不想两眼一抹黑的直接往北走,显然官府是不会为了他这一支勤王的乡勇专门提供情报的。

所以报社的消息成为了李亨最大的指望,除了发展各地报社之外,如何打通消息传递渠道,更快的获得各种消息也成为李亨考虑的重点。

除了快船快马之外,李亨把主意也打到了信鸽上面,这个时代大明并不缺乏信鸽,不过成体系的用于培养送信还多见于军中和锦衣卫东厂这些地方。

而军报机密文件一般宁愿采用八百里加急也不愿用信鸽去送可见信鸽在古代通信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信鸽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就是归巢,送信就是利用它这个归巢习性来进行,所以首先要有完善的运输体系,才能在运输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信鸽通信网络。

简单来说,不是说你在松江养一只鸽子,然后有一天你想给崇祯写一封信,然后绑鸽子腿上,往天上一抛它就飞往京城去找崇祯了。

它需要崇祯养一只鸽子,给它安家落户找个老婆,让它知道这就是它家,然后在让人把它带到松江,有一天松江这边想要去信给崇祯,这边把这只鸽子放了,它才会飞回京城找家。

所以在没有完善运输体系之前,上来就搞信鸽通信,谁给你来来回回的倒腾鸽子?这玩意本身就是高深的科学,路线规划各第合理的数量布局等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