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爷,不管您想学什么手艺,咱勤学书院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咱勤学书院办不到,陛下说了,要想北周好,就必须让百姓们先过上好日子,唯有百姓好了,北周才能越来越好,木工、铁匠、厨子等等,凡是想学的都来咱勤学书院。”

他来到皇榜下,手在边上的位置拍了拍,随即朝北周皇宫的方向抱拳,“陛下亲自下令,想要咱们北周的所有人共同进步,这可是个好机会,希望诸位百姓好好珍惜,君子曰:学不可以己,有了学识,有了手艺本事,大家还愁没有银子挣吗?”

“说得好,说得好!”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草民们叩谢陛下恩德,陛下万岁,万万岁!”

景安三年,八月初三,女帝号召全民学习,北周国从一个野蛮国度逐渐走向文明化,至此,上至八十耄耋老人,下至四岁幼童,整个北周国,都沉浸在疯狂读书的学习潮,而这一举动也为北周将来成为强国的道路上,打上了牢固的基础。

自景安女帝上位以来,一年内解决了整个北周的断粮问题,两年内将北周的经济推至诸国之首。

景安三年,更是力排众议,冒着极大的风险,为百姓谋取福利,举全国之力,为北周培养人才。

她的贡献无疑是北周国历史上最闪耀的存在,即使,时间会流逝,她的功绩也将被人口口相传,民间有关这位传奇女帝的故事,也是丰富多彩,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

九月初,各地的勤学书院正式开课,学堂内人满为患,一个午后,沈书闲带着一对儿女来到都城内的勤学书院微服私访。

秋日里,满院都是火红的枫叶,阳光明媚,微风刚好,秋季不仅仅是一年结束的前奏,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沈书闲牵着两个孩子走进学堂,走廊上传来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稚嫩的童音,不容小觑,自带的朝气,让人感到生机勃勃。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劝学是沈书闲强烈要求所有学子必须的篇章,在让他们正式读书习字前,她想要让这些人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拿到学金而读书,他们是为了自己能够变得更强而读书。

不论做任何事都不能没有目标,没目标,没信念,终究只是一盘散沙,这并不是她想要的。

走过少年稚童的学区,她成年学子的学区,这里的学子有所不同,他们大多数都肩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所以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读书识字,更重要的是学到养家糊口的本事。

学堂里,大树下有几个学子正在探讨学问,一旁还有几人在专研工艺,虽然各做各的,可这画面,却难得的美好。

今日陪伴沈书闲一同来的是达娜,她刚怀了孩子,正巧想出来散散步,便跟着来了。

“陛下,您瞧瞧,咱北周的盛世,指日可待。”达娜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眶微红,是感动也是不敢相信。

谁能想到,那个曾经以武力解决所有事的北周国,有一天,居然可以聚在一起读书识字,学习本事,这一切都是女帝陛下的功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