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朝,京师,东阳坊。
东阳坊是京师有名的胡同巷子,外地过来的游人没事都爱过来看上一眼。
但是今天儿,天阴,老黄历上说诸事不顺,大半个东阳坊的铺子浮摊都关了门,唯独一家挂着白皮幌子的四合院开着门儿。
今天也是张咸外婆捡骨葬的日子。
不同意其他孤儿穿越者,张咸穿越过来还有个外婆,但是外婆去世已经好几年了,按照当地习俗要为外婆举行捡骨葬。
捡骨葬是瀛洲京城这一代的习俗,人死后的五年到十年之间,要为逝者举办第二葬礼,要逝者的遗骨装到一个窑罐里,埋葬到风水更好的地方,保用子孙升官发财、大富大贵、子孙满堂。
按照习俗今天也要设宴请八方宾客,但最主要的是请那些受到过逝者生前恩惠的人,告知他们逝者捡骨迁坟了。
“咸儿,这些年你在做甚谋生啊。”这第一个来的是外婆生前的“侃友”,就是一见面大家都要互相酸彼此几句的。
“侃友”名叫高曲儿,外婆生前叫他老曲儿,是这东阳坊彩门中人,创建了一个“曲字门”号称门下弟子三千,戏法千变万化。
这东阳坊的大街打把式卖艺的、什么仙人摘豆、三仙归洞、金钱抱柱、霸王解甲、五子夺魁、九龙闹海、十二连桥,这些彩门变戏法都是出自这位高手的“曲字门。”
按照这老曲的话来说,你能在这天桥、集市、三不管地方看到的变戏法用江湖中人“调侃”的话,都是彩门的“前棚”,这彩门“后棚”的本事,就神秘诡阙了,一个市井平民可能一辈子也见不着一会。
也有人说这彩门这“后棚”的本事压根就不存在,不过是江湖上茶余饭后的谈资。
本来以为这老曲儿会一个人来,但是后面跟着黑压压的穿着绮霞缎面皮袄的人一片,一放眼一咂摸,大概也有好几十号人。
看上去都是这瀛洲叫得上号的彩门人物。
“曲爷,您这叫这么多人来,我茶水都没备够啊。”
“茶水,就不必了,我们这做一会儿就走,对了,咸子,你还没告诉我,你这几年在做甚谋生啊?”
“我这几年在读书,准备参加明年春闱呢。”
张咸从小被外婆送去私塾先生那里读书,长得也文绉绉的,文俏书生模样,张咸不禁感叹上一世自己经历九年义务教育到了这里,还是读书的命。
“读书......”老曲咂摸了咂摸嘴唇,点了点头,“读书好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后中了三甲莫要忘记这东阳坊曲爷啊,你外婆那个挨千刀的,还欠曲爷我两顿酒。”
“得嘞,今天外婆捡骨葬,你就调甭侃她老人家了。”
张咸跟曲爷打着哈哈,虽然茶水可能没备够,但是这上门都是客,张咸也挨个的给来着倒茶,
庙堂有庙堂的律法,江湖有江湖的规矩。
江湖规矩不论身份贵贱,来者皆是客,倒茶得讲究先来后到原则。
但是让张咸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下午除了老曲儿,竟然没一个人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