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外祖父说过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当初舅舅与舅母的婚事他没有管,以至于两人婚后不再以常理去约束自己的子女,导致如今的场面。”温博然感叹了几句,跟李香香坦白说了舅舅和舅母的感情史,那可是比话本子都精彩呢。

李清霖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当年他能够跟许蕙娴私定终身并且最终成功,是因为许家人对女儿非常重视,几乎跟儿子地位齐平,让许蕙娴有机会读书识字,外出增长见识。她的思想层面自然要更高些,两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琴瑟和鸣。

但他们在教养儿女的时候很自然用了半放养的方法,养出来的孩子在婚事上自然就是难一些。

无论是李治续还是李治绎,都很难再遇到像许蕙娴这样的女子。而李治缡被这样养着长大,也很难嫁到相对应的人家去。

“舅母家没有合适的?”李香香疑惑,半懂不懂,却一语中的,问出了事情的关键,“说起来,许家人应该最合适不过了。”这时候的人可不会介意近亲成婚,大多是人为了自身利益以及家族发展,都是在身边人脉中找,沾亲带故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温博然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当初娘亲拜托舅母,是打算让我娶个许家女,舅母似乎并不想要娘家的孩子。”他问过李清雯,舅母跟娘家的关系还行,但是她嫂子是洪家出身,几个孩子都随了母亲,不爱读书,偏好做生意,连女儿也是,还未出嫁就已经将自己的嫁妆经营得有声有色。

不过这事儿就没必要跟李香香提及了。

“如此,想来夫君从前也是颇受欢迎呢~”她尾音微绕,媚眼如丝,看向温博然的眼神里带了些许嗔怪,“倒是我占便宜了,得了这么个香饽饽。”

“自然,所以娘子一定要好生珍惜才是!”他笑着刮了刮李香香的鼻头,拉了椅子坐在她身边,拿了木梳子给她梳头,一边跟她说着自己的打算,“我是想着跟林家阿兄打好关系,日后好让他给我介绍介绍,翰林院里正在编的书有好几本,分有不同的人负责,总得找个靠得住的带着才安全些。”

当然了,问张廷玉也是很合适的,不过他如今是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正在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编修官。温博然从张柏邧那儿得知,张廷玉有望进入南书房,便不想参与其中,另外找了其他的人跟着才更合适。

不过在了解过目前翰林院的修书项目后,他已经有了决断。受温博然青睐的是《大清一统志》,皇上对这本书的上心程度更高些,说不定有机会好好表现。

而据他了解,今科状元王式丹也应该是会参与其中。

温博然当然了解过这个人,以五十九岁高龄连捷会元、状元,殿试时行卷排名第五,但是皇上对他赞誉有加,提拔为状元,也让很多坚持科考的“老生”们看到了希望。他是江苏宝应人,再年长几岁都足够当温博然的祖父了,跟着这样的人混完全没压力。

当然了,竞争对手也是有的,比如同样是五十多岁高龄,排在二甲中,已经出名的诗人查慎行。他跟王式丹应该算是很有共同语言了,两人的经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更容易有共鸣。

“夫君如今处事越发老道了,你不是总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卑不亢才能赢得人心,结交朋友要不应牵扯利益,不应带有私心才能长久嘛,怎么又变了。”成婚后,李香香偶尔跟温博然讨论这些,总觉得他身上有跟她爹李知府截然不同的气质,这会儿听了不一样的言论,自然是要拿出来问问的。

“对朋友当然是该如此,但林家阿兄还不算是朋友。”李治续是表哥,张柏邧几个人是读书时就认识的朋友,当然不会有利益交割,关系更纯粹。“他顶多算是准备要结交的朋友。”

他跟林如海马上就要同朝为官,哪有什么朋友,现在只能说是盟友而已,“京城这些人精个个都是火眼金睛,我想要跟他打好关系,稍稍示好他就能明白,若他愿意提点,说明我身上还有值得他提点的地方,日后也定能回报得起,若他不提点,不靠他就是了。”

温博然会想要结识林如海,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出于对林黛玉的一点偏爱,这就没必要跟李香香提及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