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吗,说来听听。”杨文妮饶有兴致地道。
“我觉得非常有必要促进一下咱镇上文化事业的发展。”郭新民一本正经的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志在必得地道,
“我决定了,我要把咱镇上的大礼堂包下来,改成电影院!”
“电影院?”另外几个异口同声,异常激动。
话说村里才通上电没几年,包括镇上有电视机的人家屈指可数,更没有什么娱乐场所。
同时,报刊、杂志和书籍,在城市里可能多一些,但是在一些偏僻的乡村就很难看到。
于是,看免费的露天电影就成了农村人的一大乐事。
文化站组织的电影放映队,在各村子轮流放映,谷场上支起银幕,架好放映机就行了。
不论炎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天,不管是在本村还是邻近村庄,只要晚上放映电影,男女老少云集而,看的有滋有味,简直跟过节一样。
当然,县城是有电影院的,可温饱问题才刚解决多久,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变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如今,这件很奢侈的事情要开在家门口,还是自己的好哥们儿要开,他们能不激动吗。
不等杨文妮发表意见,他们几个争先恐后的先开始规划起未来的宏伟蓝图了。
“就镇上那大礼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得有三百天闲着,别说,当电影院正合适。”
“咱要是帮忙看场子,以后看电影岂不是免费了!”
“咱镇上逢五逢十赶集,那人山人海的,要是有了电影院还不得挤破头啊,我看行!”
“武打片好看,多放点武打片,《少林寺》那样的,还有港台片!”
几个年轻人充满活力,神采飞扬的高谈阔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向往。
看得杨文妮一脸慈母笑。
郭新民无奈喊了一嗓子:“都特么闭嘴,先听听二姐是怎么说的,老子在征求二姐的意见呢,你们瞎几把掺和啥,老子要是开了电影院有你们忙的时候。”
别说还挺管用,大家集体噤了声,瞬间只能听到自行车吱吱呀呀的赶路声。
“我觉得可行!”杨文妮非常赞同,又提议道,“但是,电影节目的资源有限,更新换代太慢,不能完全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还有一种东西叫录像带,你应该听说过录像厅。”
郭新民像是被戳穿了什么一样,双眼闪烁,肉眼可见的脸红了。
杨文妮在心里暗笑,这小子肯定去录像厅里看过少儿不宜。这帮子小青年别看整天咋咋呼呼的比谁都厉害,内心其实是很保守,很纯洁的。
“回头你可以去星海市转一转,那边什么设备都有,一下就能采购齐全了,就是前期的投资肯定不小。”杨文妮装作什么都没发现,继续分析道,
“赶集的时候,或者有了新片子就放电影,平常可以放录像。回本应该很快,怎么说咱附近暂时没有你就是独一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